|
打破旧框框,建设中国哲学史的新教材
励新
1964, (6):
49-52.
DOI:
根据教育革命不断深入发展的要求,重新检查“中国哲学史”这门课程的教学,发现其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认真研究,找出改革的办法。首先从教学内容看,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不够鲜明。在讲授古代哲学思想时,虽然对于那些对现代有影响的思想,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批判,但是这门课程的体系并没有立足于当代阶级斗争的基础上。多数的教材和讲义都是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抽象地阐述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规律上,使古代哲学思想斗争的规律和经验教训,对现代思想战线上的斗争不发生任何关系,只就古人讲古人。这样探讨出来的规律当然实质上很难说就是真正科学的规律。由于课程体系的出发点不明确,教材内容的取舍上就失去了客观的准绳,再加上教师思想上贪多求全,就必然出现了“多而杂”的毛病。讲到的人物多,问题多,内容烦琐、庞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