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教学法
    对讲授“社会革命”的意见
    蔺晖
    1964, (3):  1-8.  DOI:
    摘要 ( )   PDF(1894KB) ( )  
    在阶级社会里,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社会革命”与“阶级和国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社会形态的更替必须通过革命的变革本节主要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革命的一般原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经验漫谈
    有了教材以后
    王绍玺
    1964, (3):  9-10.  DOI:
    摘要 ( )   PDF(377KB) ( )  
    高等学校文科的教材,有许多已经陆续地出版了,这是一件大好事。有了教材,既有利于教师的备课和讲课,又方便了同学的学习,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必将起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有了教材以后,教学质量能不能显著地提高,和是不是能够恰当而又正确地运用教材有很密切的关系(包括教师的运用和学生的运用),而如何把教材使用得恰到好处,我们深深感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了教材以后,教师和学生也随着产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政治理论课备课工作的几点认识
    赵伙来, 许一经
    1964, (3):  11-12.  DOI:
    摘要 ( )   PDF(391KB) ( )  
    看过许立人同志发表在《教学与研究》一九六三年第六期上的“对‘备课’的点滴体会”一文后,很有启发。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备好课,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和做法,现在把它提出来,就教于同志们。我们在这里议论的是政治理论课的备课工作。因此,必须从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和任务出发来抓好备课工作。政治理论课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习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实质
    梁文
    1964, (3):  13-15.  DOI:
    摘要 ( )   PDF(454KB) ( )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归全社会的劳动者公有的所有制。它的特点是:第一,生产资料和产品不归剥削阶级所有,而归劳动者所有;第二,生产资料和产品不归劳动者个人私有,而归劳动者公共所有;第三,生产资料和产品不归一部分劳动者集体所有,而归社会上全体劳动者公共所有,即归一切体力劳动者以及一切和体力劳动者相近的、不剥削人的脑力劳动者公共所有。在这里,全体劳动者是一个所有者。单个劳动者,只有在全体劳动者这个整体中,才是生产资料和产品的所有者;仅仅作为个人,单个劳动者对全民财产是不能行使所有权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文
    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级差地租?
    陈秋梅
    1964, (3):  16-20.  DOI:
    摘要 ( )   PDF(1075KB) ( )  
    在社会主义农村的集体生产单位之间,经济收入上存在着一种相对稳定的差别,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但如何认识和对待这种差别,则存在着许多分歧。其中重要的分歧之一,就是能不能沿用级差地租的范畴,来表现农村集体生产单位这种经济收入的差别。大家知道,经济范畴是现实的经济关系的表现,只有当这些经济关系继续存在的时候,沿用这些范畴才会是正确的,同时,这些范畴也才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现存的经济关系。因此,为了判明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否继续采用级差地租的范畴,首先就要弄清楚地租范畴所反映的基本关系是什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战线和政治战线、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李云
    1964, (3):  21-25.  DOI:
    摘要 ( )   PDF(920KB) ( )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革命。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全世界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样的革命,不仅要在经济战线上进行,而且还要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进行。这三条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密切相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要消灭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必须消灭资产阶级借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包括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小生产者的个体所有制),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代之以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这是一场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但是,要进行这场革命,又必须以政治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获得胜利为前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资料
    小农经济稳固论”简介
    黎惠民
    1964, (3):  26-29,20.  DOI:
    摘要 ( )   PDF(1802KB) ( )  
    “小农经济稳固论”是一种同马克思主义关于大经济优越于小经济的学说相对立的“理论”,按照这种“理论”,似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大农业在经济上并不比小农业优越,而是相反,小农业比大农业优越。因此,在竞争中,小农不仅能够维持“稳固”的地位,甚至能够排挤大农业。这样,在资本主义的农业中似乎并不存在生产集中的趋势,而相反倒有一种“分散的趋势”。小农经济优越于大农经济的思想,早在十九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在法国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西斯蒙第的著作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种思想。西斯蒙第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思想呢?我们知道,西斯蒙第所处的时代,正是工业革命和法国第一次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时代。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正在急剧发展而代替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大生产战胜小生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广大的劳动群众不断走向贫困和破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译文
    列宁《国家与革命》一书的写作提纲
    裴家勤
    1964, (3):  30-40.  DOI:
    摘要 ( )   PDF(2763KB) (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采用历史一教条式的论述程序(α),还是合乎逻辑的论述程序(β)!(α)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的发展(按年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经验漫谈
    论美国新殖民主义
    叶宗奎, 任大奎
    1964, (3):  41-47.  DOI:
    摘要 ( )   PDF(2462KB) ( )  
    帝国主义时代的殖民政策是垄断资本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的政策。列宁指出,“殖民政策和帝国主义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一种病态的可以纠正的偏差”,“而是资本主义基础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资本帝国主义在殖民统治的形式上,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帝国主义推行殖民主义,一般说来,是采取直接统治的形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
    读《爱尔福特纲领草案批判》——恩格斯对“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谬论的批判
    肖如川
    1964, (3):  48-51,47.  DOI:
    摘要 ( )   PDF(2037KB) ( )  
    恩格斯在1891年写的《爱尔福特纲领草案批判》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篇纲领性的文献。它坚决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无情地打击了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机会主义倾向,尤其是集中地批判了“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谬论,从而给我们树立了同机会主义进行毫不调和的斗争的光辉典范。反对暴力革命、鼓吹“和平长入”,这种机会主义观点在德国工人运动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早在19世纪40年代,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同时,德国就出现了以卡尔·格律恩为代表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他们以“博爱”、“人道”作为社会主义的基础,标榜通过阶级和平的道路来实现社会主义,反对所谓的共产主义的“横蛮破坏”的倾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问题讨论
    试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思想的发展
    胡华
    1964, (3):  52-63.  DOI:
    摘要 ( )   PDF(2407KB) ( )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中很有影响的启蒙思想家,是这个运动的左翼的代表者之一。在五四时期的前期(1915-1918),陈独秀作为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急进民主主义者,在宣传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民主主义思想中,在提倡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在五四时期的后期(1919-1921),他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逐步转变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1920-1921年,他在和无政府主义、研究系的伪社会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战中,传播了初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经验漫谈
    在《中共党史》课程的讲授中怎样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沙健孙
    1964, (3):  64-65.  DOI:
    摘要 ( )   PDF(697KB) ( )  
    正确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是提高课堂讲授质量的一个重要关键。在理科《中共党史》授课时数削减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尤其是如此。经过一个时期的教学实践,初步摸到了一点经验。这些经验是很粗糙的,把它写出来,只是为了引起同志们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讨论的兴趣。我同几位同志交换意见的结果,感到在这个问题上,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一、必须正确理解“少而精”的含义。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不是平均地压缩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不是什么问题都讲得越少就算越好。这样一来,什么问题都是蜻蜒点水,讲不透彻,势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删削次要问题,突出重点问题;而且归根倒底,删削次要问题的主要目的,正是为了把重点问题突出起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