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1962年, 第1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62-10-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关于哲学教科书的一些问题
    艾思奇
    1962, (5):  1-5.  DOI:
    摘要 ( )   PDF(1690KB) ( )  
    这是一次座谈会上讲话的摘录,未经讲者本人核对。一、教科书的编写原则编写哲学教科书的原则,大体说来,有如下几点:第一,我们编写教科书的目的,是为了给学习哲学的同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字不苟
    王南
    1962, (5):  5-5.  DOI:
    摘要 ( )   PDF(490KB) ( )  
    我们全党都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我们从这些著作中学习毛泽东思想,同时也向毛泽东同志学习怎样写文章.刘少奇同志的许多著作,同样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最近重新发表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我们热烈学习过的一种.少奇同志这一著作二十多年来所起的作用,以及今天重新发表的意义等等,不是这一条札记式的短文所能说清楚的。因此,在这里只想说到我学习这一著作时所看到的一件“小事”。比起这一著作伟大的作用和意义来,这确实是一件很小的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讲授“对立统一规律”的几点浅见
    显达
    1962, (5):  6-9.  DOI:
    摘要 ( )   PDF(1474KB) ( )  
    讲授唯物辩证法,应以对立统一规律为重点,因为它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一规律讲解得深透与否,对于学习全部辩证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也正因为它是重点,所以把这一规律放在讲授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前,这样,使我们一开始就能够把握辩证法的实质,并为深刻地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提供鑰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儿童故事,看思想方法(三)
    末人
    1962, (5):  9-9.  DOI:
    摘要 ( )   PDF(439KB) ( )  
    《晋书》说晋明帝只有几岁的时候,坐在他爸爸跟前,正巧碰上长安的使臣到来,他爸爸问他:“你说,太阳和长安哪个离你近?”“长安近。没有听说过人从太阳那边来,不就证明了吗!”他爸爸很高兴,想把这孩子当众夸耀一番。第二天,大晏群臣,又向他问:“你说,太阳和长安哪个离你近?”“太阳离我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哲学史中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从阿那克西曼德到黑格尔
    李质明
    1962, (5):  10-15.  DOI:
    摘要 ( )   PDF(2253KB) ( )  
    对立面的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列宁把它规定为划分两种发展观的根本标志。毛泽东同立在“矛盾论”中也强调说:“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我们试就西方哲学史来对这个规律的发展作初步的探讨。西方最早的哲学派别是古希腊的伊奥尼亚学派,它已经具有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这个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阿那克西曼德曾经以非常朴素的形式提出了,在统一的物质基础内部存在着对立面的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漫话矛盾
    汪澜
    1962, (5):  16-17.  DOI:
    摘要 ( )   PDF(669KB) ( )  
    矛是一种进攻的兵器,用以消灭敌人;盾是防御的兵器,用以保存自己。矛和盾,体现出战争的目的(“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也表现了战争有进攻和防御两种形式。古代战士作战,一手持矛,一手持盾,这真是把进攻和防御结合于一身了。就一个战士来说:进攻是主要的,防也还是为了攻;而攻得敌人陷于所谓“只有招架之工,并无还手之力”的困境,这是攻得好,同时又达到了《孙子》所说“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的境地,因而这也可以说是最积极的、最可靠的防。毛主席在《论持久战》第六八节中,从矛和盾,讲到了战争的目的,讲到了进攻和防御的辩证关系,讲得很深很透,不仅是讲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科学,又讲了辩证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因和外因
    怀雝
    1962, (5):  18-19.  DOI:
    摘要 ( )   PDF(459KB) ( )  
    在唯物辩证法中,内因和外因的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与唯物辩证法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运动和普遍联系的原则直接有关。不了解它,就不能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真正划清界限。如果不了解内因的作用,就无从理解物质的自我运动,无从理解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而把物资本身看做是不动的、静止的,物质之所以能运动,仅仅是由于外力推动的结果。这种看法无疑地是形而上学的。不仅如此,这种观点必然导致在物质的外部寻求物质运动的原因,这又不能不走上唯心主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中的若干自然科学知识[三]
    知然
    1962, (5):  20-21.  DOI:
    摘要 ( )   PDF(612KB) ( )  
    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一切有机体从物质组成上说,都是复杂程度不同的蛋白质体系.不论是动物、值物或微生物,所有主要的生活物质,基本上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现代生物化学的材料表明,蛋白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同它的构造和性质上的许多特点紧密联系着的。由于蛋白质分子的特殊构造以及其形成巨型分子复合体的能力,使得蛋白质具有高度的反应性,它能够和有机体中其它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并且和它们形成复杂的化合物,不论是同类蛋白质的聚合体或是非同类蛋白质的聚合体,在机休的生理功能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对立统一规律若干问题的讨论简介
    艾众
    1962, (5):  22-23,15.  DOI:
    摘要 ( )   PDF(737KB) ( )  
    近几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在阐述和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这一原理的过程中,对其中一些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理解,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归纳起来有下述几个问题。关于矛盾、对立、对立统一、斗争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一)矛盾和对立是否有严格的区别?第一种意见认为对立的统一既矛盾。统一的相反是对立,统一中包含着差别或对立,差别或对立中又包含着统一,二者的辩证关系构成矛盾。统一和对立都是矛盾本身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所以,对立和矛盾是有区别的,不能等同使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讲授“资本积累”一章的几点意见
    方生
    1962, (5):  24-26.  DOI:
    摘要 ( )   PDF(861KB) ( )  
    马克思是在分析了商品与货币、资本与剩余价值、工资等问题之后来研究资本的积累过程的。他在着手分析资本积累过程之前曾指出:“我们以前讨论的,是剩余价值如何由资本发生;现在要讨论的,是资本如何由剩余价值发生。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来用,或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因此,在这一章要讲的,就是由资本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又如何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就是资本积累的过程。本章的任务就是要分析和研究这个资本积累的过程及其规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习马克思的资本积累学说
    张朝尊
    1962, (5):  27-29.  DOI:
    摘要 ( )   PDF(939KB) ( )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学说是以他的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的,同时也是剩余价值学说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资本积累学说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论证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和尖锐化,终必引起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本文对马克思的资本积累学说,仅就其一些方面,谈谈个人的粗浅的体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的一些问题
    倪宏民
    1962, (5):  30-32,29.  DOI:
    摘要 ( )   PDF(1270KB) ( )  
    在剩余价值学说中,马克思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将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资本积累学说中,马克思又以这种区分为基础,根据资本的构成情况及其在积累中的变动,进一步发展为资本有机构成的学说。产业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从物质形态来看,它是由生产过程中发生作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并且在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是由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力越是发展,技术装备水平越高,每个劳动力所发动的生产资料量便越多,这就是说,资本的物质形态的构成反映了技术发展的水平.因此,马克思把它称作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态来着,产业资本总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问题讨论
    卫兴华, 曹序
    1962, (5):  33-34.  DOI:
    摘要 ( )   PDF(751KB) ( )  
    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是否一定要表现为工资的减少?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可以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工资变动状况,而不一定表现为工资的减少。假定资本家依照劳动力的价值支付工资,实际工资减少的情况就被我们捨象。这样,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实际工资的运动就可能有下述两种情况:第一,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程度与劳动力价值减低的程度相一致,那么无论必要劳动时间怎样缩短,实际工资都不会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语录
    红民
    1962, (5):  35-36.  DOI:
    摘要 ( )   PDF(893KB) ( )  
    我们设想社会能够处在的三种主要状态,然后来考察其中劳动者的地位。(一)如果社会底财富在衰落中、那末,劳动者痛苦得最厉害,因为:劳动者阶级即使在社会底幸运状态中也不能像有产者那样获益甚多,但谁都不像劳动者阶级那样残酷地遭到社会衰落底苦楚。(二)现在假设财富正在增进的一个社会吧。这个状态是对劳动者唯一有利的状态。这里出现着资本家们底竞争。对劳动者们的需求超过了劳动者们的供给。然而:第一:工资底上升会在劳动者们中间带来劳动过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几年来关于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问题讨论简介
    李成勋
    1962, (5):  37-39,48.  DOI:
    摘要 ( )   PDF(1914KB) ( )  
    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阐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资本积累的扩大、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产业后备军的形成和增加,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不仅必然日益相对地下降,而且必然日益绝对地恶化,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革命终将胜利的客观规律。因此,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就成为工人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思想武器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关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贫困化的一些资料
    鲁生
    1962, (5):  40-43.  DOI:
    摘要 ( )   PDF(2554KB) ( )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根据官方资料,战后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名义工资与1944年比较,从1947年以后增长了12.5%-97%;而实际工资,在1954年以前,一直低于1944年水平4%-17%。只在1955-1957年之间,才比1944年略升3%-6%。以1944年为100,名义工资1945年89.3,1946年93.0,1947年112.5,1949年117.5,1951年136.9,1952年141.3,1955年157.5,1957年167.1;实际工资1945年87.3,1946年83.9,1949年86.8,1951年92.8,1954年95.0,1955年103.4,1956年105.9,1957年104.6。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党史课的教学与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胡华
    1962, (5):  44-48.  DOI:
    摘要 ( )   PDF(1675KB) ( )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共党史专业1962年毕业班的同学们,临毕业就提出了有关中共党史课的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各校党史课教师大家都存在的。这里谈谈我自已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分七个问题来谈:(一)关于党史课在不同的教学对象中,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要教好课,首先要调查研究你的教学对象对于党史课已有的知识水平,他们这次学习的要求和时间、条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谈谈学习经典著作的几个问题
    张懋泽, 杨焕章
    1962, (5):  49-51.  DOI:
    摘要 ( )   PDF(730KB) ( )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大多是论战性质的著作,都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战斗任务而写的。因此,在经典著作中,就既有正面原理,又有为原理所驳斥的反面观点;既有难懂的字句,又有历史典故;既有“论”,又有“史”。那末,我们学习经典著作时首先应该抓些么呢?如果主要地是抓精神实质,那末,书中难懂的字句要不要钻一钻?如果主要地是学习原理,那末,书中涉及的历史问题要不要查一查?如果主要地是学习正面的东西,那末,书中摘引的反面东西要不要弄清楚?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在刚刚开始学习经典著作的人,常常会提出的几个问题。这里仅就学习哲学经典著作方面,谈谈我们粗浅的体会。不正确不完备的地方,请同志们指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学大纲(初稿)(下)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
    1962, (5):  52-56.  DOI:
    摘要 ( )   PDF(1589KB) ( )  
    第五章共产主义道德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原则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上道德进步的最高阶段。共产主义道德的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共产主义道德和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本质区别。共产主义道德同历史上劳动人民道德的区别与联系。共产主义道德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是共产主义道德产生的先决条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卄二史考异》《自序》看钱大昕的治学态度
    治英
    1962, (5):  56-56.  DOI:
    摘要 ( )   PDF(451KB) ( )  
    清代知名学者钱大昕(1728-1804),一生著作甚富,不下三十余种,其中《廿二史考异》尤为知名。本书有一篇不长的《序言》,叙述成书之由来、经过,和作者所持的治学态度,颇有发人深省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致的几个问题(续完)
    陈先达
    1962, (5):  57-62.  DOI:
    摘要 ( )   PDF(2164KB) ( )  
    二 科学方法论何以必要、何以可能 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任何世界观都是方法论,其要点在于说明,任何世界观都起着方法论的作用,而关于哲学方法的学说,实质上也就是对世界的看法的体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而不是说,方法论没有自身的特点,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事实上,结合人类认识的特点,对于认识方法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是极其必要和有益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反杜林论”简释[二]
    仲仁
    1962, (5):  63-64.  DOI:
    摘要 ( )   PDF(939KB) ( )  
    关于人类原始史,只在1877年,摩尔根方才提供了理解这一历史的关键。可是由于在此之后,我有机会在自己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运用在这期间我所能获得的材料,所以这里只要指出这部较晚的著作就够了。(第6页)路易·亨利·摩尔根(1818——1881年)是美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人种学家,著名的原始社会研究家。摩尔根的大半生都是在北美纽约州易洛魁部落里度过的,并且在塞奈卡部落里当过养子。他从事美国印第安人生活的研究多年,为原始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根据。摩尔根的主要著作有“古代社会(1877年)和“美洲土人的家庭和家常生活”(1881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放战争时期历史讲义(初稿)[九]
    高等学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协作组
    1962, (5):  65-65.  DOI:
    摘要 ( )   PDF(439KB) ( )  
    (三)蒋介石的“行宪国大”和美帝国主义侵华的新阴谋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转入战略进攻,蒋介石政权的摇摇欲坠,美帝国主义忧虑愈深。为了延长反动派的寿命,美帝国主义开始考虑新的阴谋计划。其计划的要点是:一、必要时去掉失尽人心的蒋介石,而代之以其他的傀儡;二、组织国民党残余力量和所谓地方势力,在华南或其他边远地区建立反革命据点,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势力作最后的顽抗;三、扶植所谓“第三种”政治势力,以代替腐朽透顶的国民党,或者指使他们混入革命阵营,构成革命阵营中的所谓反对派、以破坏革命;四、利用现存的国民党政府,进行新的和谈欺骗,以争取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