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蛤蟆窪”到“魚米之乡”——记黄村人民公社的產生和發展
王庆淑, 杨克明, 宋文坚
1960, (1):
49-54.
DOI:
办社之前——“蛤蟆窪”及其初步改造“春煞硝,夏打草,秋天捉魚,冬天跑。今年盼望来年好,来年还是破棉襖。”这是解放前流傳在永定河岸黄村地区的一首民謠。民謠中所描写的这个地区,地势低窪,土質貧瘠,十年九涝,有雨就涝,大片土地逐年碱化,是个出名的“薄、碱、砂、窪”的“蛤蟆窪”。解放前,这里蘆城乡的2400戶中,有480戶常年討饭糊口,广大农民在这塊連年灾荒的蛤蟆窪里辗轉掙扎,迫切要求改变这种面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