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技术革新运动,把劳动竞赛向前推进一步
塞風
1954, (11):
20-26.
DOI:
摘要
(
1059
)
PDF(1811KB)
(
1476
)
自從一九五三年下半年鞍鋼技術革新的成就和張明山、王崇伦等生產革新者的模範事蹟傳播以來,特別是今年四月在首都北京舉行了盛大的鞍鋼技術革新展覽會,工業勞動模範張明山、王崇论、唐立言、黄榮昌、劉祖威、朱順餘和傅景文等七人建議在全国範圍內开展技術革新運動,五月中華全國總工會發佈‘关於在全国範圍內開展技術革新運動的决定’以來,在全國各地的許多工矿企業中,早巳存在着的群众性的技術革新,在各級黨組織的統一領導下,提高到一個更自覺更有目的的階段上來,而形成為相当广泛的羣衆性的技術革新運動。技術革新運動是勞動競賽開展起來向前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国民經濟向前發展的客觀要求。解放了的工人階級,當他們真正成為國家领導階級的時候,當社會生產關係發生了變化,他們覺悟到他們再也不是為剝削者工作,而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祖国,為了自己的階級而工作的時候,他們表現出驚人的熱情和創造能力,他們為了完成和超额完成國家提出的生產任務,這就很自然的要出现群众性的勞動競賽。 勞動競賽是共產主義勞動態度的具體表現,是以布爾什維克的速度實现國家工業化的强大力量,是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方法。列寧在一九一八年就强调地把組織勞動競賽作為国家的任務提了出來,他说:‘现在當社會主義政府執政時,我們的任務就是要組織比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