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本刊特稿
    民粹主义的理论与现实辨析
    程恩富,张奕阳
    2017, 51 (11):  5-13.  DOI:
    摘要 ( )   PDF(6231KB) ( )  
    民粹主义是一种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中期后来逐渐向全球扩散蔓延的社会思潮。它打着为平民谋利益的旗号,迎合民众的心理诉求,提出某种改造社会的方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俄国民粹主义进行过分析和批判,我国学界对民粹主义问题也进行过探讨。当今世界,民粹主义在现实中大有泛起之势。正确对待群众诉求和舆论,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对民粹主义的理论和现实进行辨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法国大革命与马克思思想的变革*
    刘秀萍
    2017, 51 (11):  14-22.  DOI:
    摘要 ( )   PDF(6238KB) ( )  
    法国大革命是马克思一生思想建构的重要参照和依凭之一。在思想形成与变革阶段,他从《莱茵报》时期开始关注这一事件,之后通过《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用政治革命与人的解放的视角厘清了法国大革命的短期意旨与长远目标,又通过《神圣家族》借助对青年黑格尔派思辨哲学的批判,对其时代印记、活动方式、民族特征进行了“考察”和“解释”,并且深入到历史细节中对其中的人物更迭、曲折演变及原因进行了探究,最终促成了马克思思想的成熟和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
    陈曙光
    2017, 51 (11):  23-30.  DOI:
    摘要 ( )   PDF(5920KB) ( )  
    “一带一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球大战略,是中国第一次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为筹划人类未来而推出的百年战略、世纪工程,也是中国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优化全球经济治理、重建世界交往理性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成效惠及世界。“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关乎全球经济的复苏,也关乎中国重回世界之巅;不仅关乎世界边缘的均衡发展,也关乎世界经济地理的重构;不仅关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也关乎全球治理结构的优化;不仅关乎世界经济版图的重塑,也关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迁;不仅关乎资本主义世界化的终结,也关乎新型全球化的开启;不仅关乎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也关乎世界新文明的出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化与建设和平:文化分层的视角*
    王学军
    2017, 51 (11):  31-37.  DOI:
    摘要 ( )   PDF(5117KB) ( )  
    理解文化对建设和平的影响,需要对文化概念进行分层。作为世界观的文化影响着和平的基本概念和建设和平的根本方式;作为政治规范的文化决定了具体以何种政治组织形式和路径来重构国内秩序与和平;作为社会习俗的文化则在微观互动层次上影响着宏观层次总体和平进程的成败。忽略任何层次文化的作用,对脆弱国家国内冲突解决与建设和平都是浅薄和危险的,准确理解文化因素的作用对国际和平行动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与政策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中国农民工商品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周振,王生升
    2017, 51 (11):  38-44.  DOI:
    摘要 ( )   PDF(5221KB) ( )  
    在《资本论》中,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商品理论构成了有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分析的前提。以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为参照系,波兰尼、莱博维奇等学者研究了劳动力的商品化过程,分析了这一过程中的去商品化或半商品化问题。以此为理论框架分析我国的农民工问题,可以看出,作为处在半商品化状态的农民工,其变化适应于资本积累在产业和空间的特定配置,所谓的农民工问题是这一过程中内在矛盾的外化形式。要解决农民工问题,不仅需要优化资本积累的产业和空间配置方式,更需要进行制度创新以协调资本与劳动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土地精准扶贫路径探索——以全生命周期为视角*
    黄燕芬,夏方舟
    2017, 51 (11):  45-52.  DOI:
    摘要 ( )   PDF(6064KB) ( )  
    针对当前扶贫中往往面临扶贫主体差异显著、对接能力不足、普惠式扶贫政策瞄准困难,扶贫过程中资源传递内耗过大、资源边际效益递减、良性循环基础薄弱、返贫问题难以解决等诸多问题,本文在“人”和“物”全生命周期的视角下,以土地这一农民根本资源为研究对象,探究土地精准扶贫的可能路径与作用,以期为进一步促进瞄准扶贫工作对象、择优扶贫方式、稳健扶贫效果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研究
    黑格尔法哲学关于人的规定的双重路径*
    蔺庆春
    2017, 51 (11):  53-60.  DOI:
    摘要 ( )   PDF(5635KB) ( )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中,法从“抽象法”到“道德”,再到“伦理”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人从抽象的“人格”上升到“公民”的过程。而“公民”则是人的现实性和社会性的结合。黑格尔正是通过《法哲学原理》中法的理念的现实化过程,完成了人的现实化和社会化路径的论证。黑格尔这一关于人的双重规定的论证,不仅有别于社会契约论和德国的主观观念论传统,而且对早期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现实的个人”和“完整的个人”概念以及唯物史观的生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大数据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郑洁
    2017, 51 (11):  61-68.  DOI:
    摘要 ( )   PDF(5968KB) ( )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对新形势下如何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海量信息的传播与整合效率逐步提升,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维护与保障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以实现我国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有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即加强大数据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提升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大数据时代的道德体系建设、把握大数据时代的舆论导向对策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学前沿
    构建中国民族政治学研究方法体系的路径——基于定量与定性研究之争的思考*
    青觉
    2017, 51 (11):  69-80.  DOI:
    摘要 ( )   PDF(8780KB) ( )  
    通过分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民族政治学期刊文献发现,中国民族政治学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以政治学、民族学为基础多元发展的研究体系,具有以描述分析为主、案例分析为辅的特征。但其在科学性、规范性研究上仍存在不足。为寻求科学规范研究之方法,本文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冲突与融合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多民族发展的实际,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为根本,吸收、借鉴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为基本路径构建中国民族政治学研究方法的体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思潮评介
    主流经济学数学化的内在逻辑*
    张春敏
    2017, 51 (11):  81-88.  DOI:
    摘要 ( )   PDF(5805KB) ( )  
    主流经济学数学化并非仅因数学科学的进步,还有其内在逻辑。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转换奠定了主流经济学数学化的逻辑基础,通过假定解决效用等变量计量问题突破了主流经济学数学化的方法论障碍,研究范式的建立促进了主流经济学数学化的系统化,经济计划化以及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推动了主流经济学数学化的进程。从主流经济学数学化演进的历史主线中探讨其内在逻辑环节,有助于准确理解主流经济学数学化的历史、动力以及本质,对于把握经济史基本线索亦不无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资本主义思潮评析
    程同顺,薛乃亢
    2017, 51 (11):  89-96.  DOI:
    摘要 ( )   PDF(5838KB) ( )  
    试图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绿色资本主义”思潮认为,利用市场手段和技术的进步可以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而没有必要对当前的资本主义进行彻底的体系变革。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矛盾,在现实中基于市场中心主义的解决方案在资本主义的现有框架下是低效的,旨在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创新也不能完全奏效,这些都使得“绿色资本主义”实际上处于一个自相矛盾的境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与管理
    论社会规范的价值取向及其合理性
    林剑
    2017, 51 (11):  97-103.  DOI:
    摘要 ( )   PDF(4890KB) ( )  
    人作为人存在,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其生活是一种社会性生活。人的社会生活要得以可能,必须是一种受到规范与约束的生活,社会规范是人的社会生活可能性的基础与前提。社会规范有风俗习惯、各种制度、法律与道德,还包括文化等多种存在形态,因为人的社会生活有多种不同的领域与方面。社会规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既是一种范导,也是一种防范与禁止,就其主要的价值取向而言,与其说是范导人们向善的,不如说是防范与禁止人们作恶的,防恶、避恶、抑恶、惩恶才是社会规范生成与存在的主要价值取向与价值。社会规范通常是衡量人们行为合理与否的坐标与尺度,但它本身也有一个合理与否的问题,社会规范的生成及其演变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决定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隐性网络自组织——互联网集体行动中的组织状态和治理困境
    陈氚
    2017, 51 (11):  104-109.  DOI:
    摘要 ( )   PDF(4570KB) ( )  
    传统认知中,中国社会是一个缺乏社会组织的社会,但在互联网时代,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变化。本文聚焦互联网集体行动中的组织形态,提出网络集体行动中存在着“隐性网络自组织”的形态这一理论假设。受到网络社会中速度和时间变迁的影响,隐性网络自组织在特定事件激发之前呈现出一种隐性状态,同时呈现出“个体行动者集合”和“组织”的临界状态。受到特定事件的激发,网络自组织的形成是一种瞬时结构化的过程,时空的压缩和社会互动情境的提前建构,使网络社会中个体行动者完成时间趋近于零的结构化,瞬间发挥传统组织的功能。隐性网络自组织的存在,模糊了传统意义上个体与组织的边界,是国家网络社会治理的难点和重点,也是网络社会中权力结构变迁的体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动态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7年年会”综述
    徐晓美,潘忠宇
    2017, 51 (11):  110-112.  DOI:
    摘要 ( )   PDF(2257KB) ( )  
    2017年7月23-25日,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7年年会在宁夏银川召开。该会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室联合主办,《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协办,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8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个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一、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创新的使命、视域和方法论
    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是哲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为此,学者们首先从整体性上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使命、视域和方法论等若干重要问题。
    1.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使命。梁树发教授在开幕式上提出,要重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今天扮演的角色不仅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是领头羊、基础、指导,甚至在21世纪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潮流中,都应该起引领作用。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应当从哲学本质理解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高度来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问题。张奎良教授提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两个任务:一个是向前看,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理论创新;另一个是往后看,不断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切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真正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博大精深。任平教授强调,真正的时代理论总是对时代问题的反思与解答,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使命就是坚持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和资本创新,把它推广到21世纪对资本的逻辑批判,重启21世纪唯物史观和重写后资本道路。
    2.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视域。郝立新教授提出,要将创新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放置到一个多维性、矛盾性的时空中观察现时代、观察世界历史进程、观察全球化,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许全兴教授提出要加强对历史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共产党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断者,而是继承者、弘扬者、建设者;我们传承的、发展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忘记优秀两个字;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是双重性,讲文化自信要科学、要理性、不能盲目。丰子义教授提出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发挥好哲学的功能,特别是问题导向的功能、分析批判的功能和价值引领的功能。一部马哲史就是不断提出问题进而对问题进行解决的历史,所以要特别重视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中国经验的总结、中国道路的探索。吴晓明教授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的中国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核心就是研究中国问题,切中中国的社会现实。
    3.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方法论。学者们主要从经典解读、现实批判和方法论原则等进行了探讨。魏小萍研究员认为,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手稿和著作中看到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客观、严谨、求是的精神特征,其出发点是现实社会。哲学研究的思路是伴随着来自于现实社会的问题、问题意识而发展的。郝立新教授提出,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过程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问题导向与体系导向的关系;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历史和现实的关系;文本研究同现实研究的关系。董德刚教授提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主要是坚持实践观点反对教条主义、坚持问题导向反对经院主义、坚持理论自信反对虚无主义。刘博文教授认为对马克思研究不能够教条主义、实验主义、实用主义和浅尝辄止,他主张应该由政治思想家和学院派专家共同来推进,在坚持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张金祥教授提出要在变与不变中发展,要发展就要坚持。廖和平教授提出要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要吸纳西方丰富的思想资源,兼容并蓄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魏胤亭教授提出应当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式——批判,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应该有自己的方式,要用理论的逻辑来概括现实的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曹锐教授提出马克主义发展必须要与社会思潮的主题相契合,要将时代的精神概括出来,然后进行引导,为世界贡献中国独特的智慧。
    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21世纪的时代特征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重要影响。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哪些重要问题?
    1.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张奎良教授提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一是必须回归文本,研究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纯粹形态;二是通过实践活动,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本体论和辩证法,摸清马克思主义的命门。安启念教授认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首要的问题就是关注21世纪的时代特点,如人口、气候等都在变化。王东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给21世纪提供新的哲学、新的人生事业观、新的价值观。21世纪哲学创新应该给人类活动提供两个前提:一个是世界观前提,一个是价值观前提。陈学明教授提出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三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作为马克思批判的对象,资本逻辑不应该处于主导地位;第二个前提是作为资本主义的阶级基础也就是阶级分层,贫富差距不应该存在或者是扩大;第三个前提是人类社会要能够按照马克思指引的方向发展。薛秀军教授提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关键是要突破资本逻辑,要摆脱狭隘的分工理论,使经济的发展能够由资本的牵引转为国家的牵引,以使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化的解读更加自信。隽鸿飞教授提出21世纪的马克主义的发展主要面对怎么样评价资本和怎么样改变资本运行逻辑的问题,中国既不能够采用纯粹的资本主义模式,也不能采用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而要改变世界的格局必须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合作共赢。汪行福教授则提出21世纪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如何理解“进步”,他从“生存论”、哈贝马斯的“反思进步观”、国家、“悬浮市场”等理论要素阐释21世纪的进步概念,同时要注意把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吴向东教授提出价值问题是21世纪的重大问题,其中包含着科技进步怎么进行价值评价。
    2.应该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鲁品越教授认为,现在人们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僵化了,成为僵化的公式化的唯物史观。它缺少两样东西:一是两种生产的缺位,资本论是讲物质生产的,资本论更重视人的生产;二是物质文化的缺位,文化关系是非常基础性的关系。李楠明教授提出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来理解辩证法问题,认为无论从理论哲学的思考方式和理论哲学的目标上来看,辩证法与实践哲学之契合,从辩证思维的角度对劳动和实践关系进行理解。王峰明教授认为,马克思的正义思想突破了单纯的分配正义,走向了分配正义和生产正义的有机统一。马天俊教授认为,马克思对哲学的理解并非是有意地去建立一种新哲学或者说新主义。韩东屏教授强调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
    3.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王东教授提出,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这两个“相结合”,就是我们的立足点、出发点。丁立群、康渝生教授提出要重视哲学实践问题。李华教授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借鉴西方的思想才有高度,另外一个原则高度,就是对马克思的实践观的理解。董德刚教授提出要关注现实中权力逻辑的问题,要按照马克思对权力逻辑的批判建立劳动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关于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谭旭教授提出唯物史观的解释是马克思的一个解释特点。把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相关联,解释世界往往追求一种完美,但是改造世界必须要面临着现实条件的限制,所以要解决他们之间的落差,实现良性互动,最终达到和谐。李淑梅教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新的文明理念,一是超越征服性的文明,建构合作共赢的文明;二是消除心里的偏见和隔阂;三是化解文明的冲突,增进文明的认同。李长成教授提出重视唯物主义中的应该问题也就是价值问题,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问题,主张把经济哲学与政治哲学结合起来,把向前看与向后追索结合起来。卜祥记教授提出,发展21世纪哲学应该注意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经济哲学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早期手稿里,对哲学追问是直接成为马克思后来的资本论的哲学前提。
    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路径
    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路径,学者们主要从文本研究、历史经验的考察和对21世纪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等视角作了探讨。
    1.通过文本研究厘清马克思的思想轨迹。聂锦芳教授提出,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研究,采取有预测研究目的的解读经典,这种研究不会对马克思的思想形成颠覆性的影响。张立达副教授论述了边际学派与马克思资本论的关系。周嘉昕副教授通过青年马克思问题的文献史的梳理和分类分析,认为文本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中介,承载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这样思想史历程,我们从中可以以更加现实的方式在理论上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姜海波副教授根据马克思1844到1847年的杂记本,介绍了马克思提纲的地位,而且他认为生产力的改变具有双重含义。杨洪源副研究员从文本的角度来对马克思和黑格尔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土化和中国化,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实际问题。王金林教授通过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认为黑格尔并不是只知道抽象的精神劳动,其实黑格尔对于物质劳动谈论得非常多。王莅博士从经济、政治、宗教三个方面对马克思晚年笔记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历史总结不仅包括理论资源的历史,比如文本的研究,还包括社会实践的历史。刘文军教授立足于马克思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认识,探讨社会史观和近代史观。
    2.通过历史经验的考察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宫敬才教授提出,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一种风险,就是用西方哲学来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避免重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覆辙。乔瑞金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正是在英国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英国启蒙思想乃至法国启蒙思想的批判性的分析,从人性社会交往关系、社会内部矛盾、历史观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想和认识,从而形成了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马俊峰教授提出,要总结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经验,处理好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思想资源多元化之间的关系,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不能简单地画等号。张立达副教授提出将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鲍金副教授提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实际上是根源于社会存在的虚假性,因此不能只批意识形态,不批社会集团。陈胜云教授回应了吴晓明教授的实践的在场,突出分析了问题意识为缘起。任平教授提出来了实践反思的九种范式。王晓升教授提出不仅要关注显在的这个现实,还要关注非显在的现实。
    3.通过对21世纪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梁树发教授提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路径是面对21世纪问题、把科学成果转化为理论发展元素、发展的多方面展开和理论层次的提升、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任平教授提出,要想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抓住21世纪的重大的时代问题——对资本创新模型批判——来展开。孙承叔教授认为,我们已经到达了马克思所说的第二大社会形态,也就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历史阶段,必须要通过国家,建立真正的人民国家,我们才可能引导资本,驾驭资本,使资本为我们的人类社会服务。何萍教授提出,当代金融危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复兴提供了一个契机,探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问题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21世纪金融危机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革新,二是要从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发展变化当中,去寻找到今天理论发展的逻辑起点。孙伟平教授认为,新的时代和社会的变迁,给我们提出了大量的有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新型的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的到来,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王晓升教授认为,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关注现代性对我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产生的巨大影响,在后现代出现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即真和假、善和恶、美和丑已经无法区分了。马拥军教授对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三点看法:对中国经验的认识,要上升到原则高度的现实,即实践;运用现象学的方法把马克思那些观点还原出来;抓住经济过剩、民主短缺、文化短缺、生态短缺、社会短缺等21世纪重大现实问题。
    此外,学者们还对如下问题进行讨论:刘卓红教授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的新突破的研究;张秀琴教授把当代美国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学派放置到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史的背景中进行比较研究;张双利教授关于在当代中国路径中重新展开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思想对话的研究;谭培文教授提出如何面对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学科的挑战;许俊达、程平教授提出立足生态文明来找寻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立足点;等等。
    综上所述,这次会议主题明确,议题丰富,与会代表交流热情高涨,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在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会议在如何继续保持对马克思主义高度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直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开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新境界,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互动中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观点、新思路和新主张,为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