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话语理论视域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陈德祥
    2017, 51 (2):  5-15.  DOI:
    摘要 ( )   PDF(7498KB) ( )  
    继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必须深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境嬗变、话语革新及范式转型问题。肇始于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深刻改变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语境,引起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分离、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隔阂、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冲突,以及对内话语与对外话语紧张,迫切需要实现革命话语向建设话语的转换,发展话语向共享话语的革新,民生话语向民权话语的调适,民族话语向世界话语的融通;同时,还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范式的革命,实现“灌输动员式”、“教化启蒙式”向“对话协商式”的范式转型,即从思想教化转向思想对话,从价值认同转向利益认同,从权利保障转向权利落实,从政治说教转向生活融入,从理论迎合转向理论批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研究
    再论马克思的“价值定义”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之重建*
    鲁品越
    2017, 51 (2):  16-24.  DOI:
    摘要 ( )   PDF(7113KB) ( )  
    我国现行价值哲学中的价值概念,以马克思著作中出现的“外部客观世界的事物(客体)对于人(主体)的需要满足与否(意义)的关系”为其理论依据,将价值理解为物对人的关系,并且将《资本论》中的“价值” 排除在“价值哲学”之外。这是对马克思的著作的曲解,我们可以严格地证明:这句话的确是马克思所批判的价值概念,而决非马克思本人的价值概念。物对人的使用价值是“自然价值”,其为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对象。哲学与社会科学所研究的价值是作为社会关系的价值,它负载于物质之中而使物质社会化,由此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价值纽带。而《资本论》的劳动价值概念是整个价值世界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作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人伦价值(含伦理价值、法律价值、政治价值)、美学价值,社会历史实践过程就是价值世界的生产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化视域下儒学与现代性关联之省思*
    朱光磊
    2017, 51 (2):  25-32.  DOI:
    摘要 ( )   PDF(5820KB) ( )  
    西方文化现代性的本质是理性精神。西方文化来源于注重理性的希腊精神和注重神启的非理性的希伯来精神。中世纪时期神启的非理性占据了主要地位,而文艺复兴之后则理性占据了主要地位。儒学遭遇现代性,需要处理两个问题:其一是体证的非理性容纳理性,其二是理性与非理性关系的处理。儒学只有在此意义上,才可以不失其本旨地与西方现代性予以对接,同时对西方现代性作出儒家式的解释并提出纠偏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前沿
    全球流通网络的形成及其去地方化:空间生产的视角*
    宋宪萍1,陶纪坤2
    2017, 51 (2):  33-41.  DOI:
    摘要 ( )   PDF(6555KB) ( )  
    “新自由主义零售困惑”源于跨国流通企业的全球性空间生产,跨国流通企业将全球作为自己的战略空间,借助买方市场势力从整个价值链的角度来获取高额利润。跨国流通企业通过异质空间的拓展销售和统一采购,在全球市场加速资源整合和空间扩张,形成以跨国流通企业为系统集成者的全球流通网络。全球流通网络在空间上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去地方化”的倾向,这种去地方化体现了以全球流通网络中的构建者为主体、整合空间优势、寻获并配置全球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全球空间的功能整合过程。低端锁定的去地方化不断成为一种路径依赖,导致发展中国家企业对跨国流通企业的高度和专用依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竞争策略探索——基于上海、广东自贸区的比较分析*
    王孝松1,卢长庚2
    2017, 51 (2):  42-50.  DOI:
    摘要 ( )   PDF(6656KB) ( )  
    当前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对自贸试验区竞争策略进行清晰合理的定位和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上海和广东两个自贸区进行比较分析,对中国近年来设立的自贸试验区的竞争策略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将对外开放战略、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同政府行政管理研究结合起来,为进一步形成和完善自贸试验区竞争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还考察了“新常态”背景下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来推动自贸试验区竞争策略的方法与对策,对厘清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方向和制定竞争策略的思路,以及将自贸试验区的运行管理方式和竞争策略进行推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典著作研读
    《共产党宣言》序言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序言译介史的考察
    杨哲
    2017, 51 (2):  51-57.  DOI:
    摘要 ( )   PDF(5488KB) ( )  
    《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自1903年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碎片化摘译到官方编译并全文收录的译介过程,序言的文本定位、序言与正文的文本关系也在此过程中几经变迁:1948年以前,序言与正文的文本关联较弱;此后序言主要作为正文的附属文本得到解读,发挥了批判、补充和发展正文的理论价值。本文拟对这一变迁进行梳理和审视,呈现序言理论意蕴的生成路径,并对序言的文本独立性进行建构,探求阐释序言的新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从边疆治理到边境治理:全球治理视角下的边境治理议题*
    刘雪莲,刘际昕
    2017, 51 (2):  58-68.  DOI:
    摘要 ( )   PDF(7990KB) ( )  
    边疆是一个与国家历史核心相比较所产生的动态概念,这个概念自诞生以来蕴含着国家中心论的色彩,以此为逻辑的边疆治理思维更多体现出排外性与封闭性。通过边疆与边境空间概念、内涵的对比,从而能分析出两种空间概念的治理逻辑在应对跨境问题上的异同。传统民族问题视角下的边疆治理解决手段在跨境问题上不敷使用,全球治理理念下的边境治理具有独立研究需求与价值,应将其从边疆治理中分离,脱离原有边疆治理的民族问题研究框架,针对边境地区开放与安全的动态平衡作进一步的研究,从全球治理的角度出发,考虑跨境问题治理多主体共同参与的需求,寻求边境治理的议题构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化时代边疆政治思维困境及应对之道*
    曹亚斌
    2017, 51 (2):  69-78.  DOI:
    摘要 ( )   PDF(7062KB) ( )  
    在现代性政治语境中,边疆一词蕴含着单一性、被克服以及封闭性这样三方面思维特征。这种思维既是对现代政治的反映,同时也能很好地分析和解决现代政治中的诸种边疆问题。然而在全球化时代,边疆一词既不能对新时代所出现的诸种政治状况作出合理概括;也无法通过其所蕴含的特定思维逻辑推导出全球化时代与边疆相关的诸种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基于此,我们需要引入边境这样一个新概念来分析全球化时代在国界线周围日渐兴起的各种新政治现象。边境意指国界线穿过的互动性区域。一方面,边境是一块以国界线作为最明显标识的地理区域;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块以多种多样的跨界互动为特征的社会性异质区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边境对“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性作用探析*
    姚璐,欧阳皓玥
    2017, 51 (2):  79-85.  DOI:
    摘要 ( )   PDF(5130KB) ( )  
    长期处于国家发展战略末端的边境,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产生了从封闭到开放、从静态到动态、从内敛到延展的嬗变。边境作为领先触点、整合力量、联通透达、战略认同开端的独特作用,使它得以成为撬动“一带一路”宏大战略的战略支点。但是,边境的自身缺陷、国家战略的考量缺失和安全的固有障碍仍是边境发挥支点性作用的主要制约。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也将反作用于边境的重塑,并对边境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国家认同*
    陈锡敏
    2017, 51 (2):  86-93.  DOI:
    摘要 ( )   PDF(5978KB) ( )  
    国家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的重要目标,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围绕这一目标和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以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为核心,从历史认同、现实认识、未来发展趋势、认识方法指导几个层次,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认识国家的政治特征,并推动大学生将国家认同落实到行动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r# 微时代青年亚文化的犬儒主义倾向及对策探究*
    唐平秋1,李勇图2
    2017, 51 (2):  94-99.  DOI:
    摘要 ( )   PDF(4946KB) ( )  
    微时代的来临极大地改变了青年亚文化的生成与存在环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青年亚文化裹挟着“无原则地怀疑”、“不反抗地愤世”及“有意识地虚假”等犬儒主义倾向快速传播,并从边缘地带逐渐向中心蔓延,带来了社会不信任扩大固化、社会群际心理冲突加剧升级,社会共享价值开始面临被消解的风险等消极影响。面对这些消极影响,要通过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及强化问题意识,加强社会心态培育和社会心理建设,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培育等三个方面加以应对,以提升青年群体的公共空间质量,传递网络空间正能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思潮评介
    国家主权与国际干涉——一种以规范为基础的解读
    赵洋
    2017, 51 (2):  100-109.  DOI:
    摘要 ( )   PDF(7396KB) ( )  
    国际规范是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建构主义主要关注规范的传播、内化和本土化等过程,认为规范塑造了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可以将国家主权和国际干涉看成是一对共生规范,因为它们相互依赖,并互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而对于主权理解的变化也推动了干涉行为的发展,特别是“保护的责任”这一概念在当代的发展。同时,规范的存在是以合法性为基础的,也就是说这种规范必须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本文从规范变化的角度对主权和干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干涉行为仍然需要在主权的框架下进行这一事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动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6年年会”综述
    黄璐
    2017, 51 (2):  110-112.  DOI:
    摘要 ( )   PDF(2286KB) ( )  
    为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作170周年,2016年10月22—23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协办,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承办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研讨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6年年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党校系统的180余名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围绕《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与文本思想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这三大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
    与文本思想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从中国语境出发,系统深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与文本思想研究,是当代中国学者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梁树发教授指出,文本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硬功夫”、“深水区”,也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真正成为科学的基础性工作,但文本研究最终还是要指向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要结合中国现实问题,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马克思学”。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介绍了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编辑和文本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并指出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围绕《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编辑问题,中央编译局顾锦屏研究员指出,虽然魏德迈、赫斯参与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部分章节的写作,但毫无疑问,这部著作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部专著,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坚持的底线。中央编译局将严格按照逻辑体系对《费尔巴哈》章进行编排,同时,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编辑样稿作为附录,以供中国学者学习研究之用。复旦大学陈学明教授强调不能将唯物史观放大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观点,必须结合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才可以完整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的定位。同时,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必须从文献编辑深入到对思想精髓的把握,脱离了思想史研究的文献学研究的科学性是值得怀疑的。武汉大学何萍教授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天我们必须结合意识形态语境和思想史语境来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是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这一观点得到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何怀远教授的响应,何教授认为我们必须走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外在研究,深入到文本背后的思想逻辑,这是当代中国学者必须具有的问题意识和方法论自觉。中国社会科学院魏小萍教授进一步从思想史的维度阐发了这一观点,并结合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说明了唯物史观的发展过程及其精神实质。
    河南大学吕世荣教授强调要在求真的前提下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研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尊重并继承前人在研究中开拓的学术传统。同时,应当结合中国语境和中国现实深化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研究。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的基本目的和方向应该是清理马克思思想,而不是停留于文本本身的纯粹还原。聂教授以“我的交往”部分遗失的12页手稿为例,详细说明了这种研究的重要意义。清华大学韩立新教授在全面评述以往《费尔巴哈》章中译本的基础上,认为新时代的《费尔巴哈》章的中译本编译应该以新MEGA为底本:首先排版要分左右两栏,其次补充手稿原有页码和相关信息,最后“题注”内容也要适当增加。
    此外,与会学者还围绕研究史体例在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中的应用、深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当代视野、《费尔巴哈》章的内在异质性、马克思对施蒂纳历史分期思想的批判、乔纳森·斯珀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的误读以及陶伯特编辑方案的局限等问题展开了相关讨论。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
    哲学若干问题研究 《德意志意识形态》因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而具有众所周知的重要性,如何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理论及其与马克思后期政治经济学批判之间的关系成为与会学者讨论的重点。中国人民大学安启念教授认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一种以劳动实践为基础的大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了这种大唯物史观,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强调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应该坚持经济学研究和哲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唯物史观的创立正是在经济学领域发动的,同时马克思对经济学的革命也离不开唯物史观反思批判的功能。因此,必须结合后期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著作,特别是《资本论》,来实现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准确的历史定位。复旦大学孙承叔教授认为,资本是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哲学范畴,面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如何协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转向以资本为代表的现代史观研究,并在这一过程中重新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所体现的人类社会解放的旨趣和意义。上海财经大学张雄教授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绝不仅仅是一部哲学的著作,它实际上也是对当时西方现代性发展进程问题的探讨,体现了对工业史、交换史和生产方式发展历史的考察,而这一点恰恰被苏联和第二国际学者所忽视。黑龙江大学康渝生教授认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虽然肯定了物质生产的重要性,但是这种物质生产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从属于生活,生活是生产的导向。河北大学宫敬才教授强调,《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政治经济学“基因”和社会历史物质生产决定论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核心有着密切关系。
    与会学者还就《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重要思想进行了探讨。广西师范大学谭培文教授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正义的方法和原则归纳为三个方面:正义是随着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换需要产生的;正义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正义是能动地适应生产方式发展而产生的。山东大学刘森林教授详细诠释了马克思自然史理论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并指出,一方面,马克思和尼采理解的自然都不是笛卡尔意义上与纯粹主体相对立的自然;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历史进步观又和尼采的永恒轮回观具有本质差别。与此不同,华中科技大学韩东屏教授认为,社会制度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导向意义,因此强调构建一套关于人类历史及社会的新的制度决定论。上海财经大学卜祥记教授提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分工”这个重要环节揭示了“异化劳动”的根据问题,以此初步勾画历史哲学的基本框架。安徽大学许俊达教授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与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结合,这对我们今天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大学仰海峰教授强调,在当今这样一个思想开放的语境中,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讨论应该着重于分析如何理解唯物史观以及如何真实地将唯物史观应用到对现实问题的解释中。南京大学胡大平教授提出,从技术本身的伦理之维出发,基于人类解放的立场,揭示技术所打开的新的现代性图景,探寻解除技术与资本的勾连从而实现新文明之途成为迫切的理论要求。武汉大学李佃来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的三次重大方法论变革,首先是马克思所策动的辩证法对经验主义的变革,其次是由卢卡奇所策动的总体性对实证主义的变革,最后是由柯亨所策动的分析的方法对人本主义的变革。
    此外,与会学者还就作为现象学方法的“新唯物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马克思的幸福观、《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异化思想和唯物史观的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对马克思历史哲学论域的四重规定、劳动正义和资本逻辑之间的辩证关联、作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的实践思维方式、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丰富内涵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其核心还是如何理解唯物史观,以及怎样将唯物史观更好地运用到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中去,这也是本次会议讨论的主线所在。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改变世界的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要面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也成为本次会议的一个焦点。中共中央党校许全兴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至今一直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中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要继承和发扬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胜利与失败,妥善处理马克思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内部的矛盾,立足中国语境,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而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通过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唯物史观自身性质的重要表述,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当今中国面临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需要研究中国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切中社会现实。现实不仅仅是实存,而且是本质,不仅仅是展开过程,而且是展开过程中的必然性。因此切中社会现实就对理论学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观点引起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
    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面临的挑战,浙江师范大学叶险明教授提出,作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正遭遇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挑战,因此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批判功能。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同时也要在政治学、文化学等领域与各种理论展开批判性对话,以填补经典与当代之间的空场。中共中央党校薛广洲教授则提出中国现实面临的三大难题: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农业和国家粮食的安全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也就是所有制和市场化的问题。要处理这些难题,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重新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不断校正出发点;另一方面要从社会实际出发,明确立足点。南京师范大学俞良早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加以推进,这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具有思想启示作用。复旦大学王凤才教授分析了德国学者对于阶级问题的探讨,这有助于人们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张秀琴教授认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国内将“意识形态”翻译成“思想”或“思想体系”,这一翻译带有明显的前苏联式痕迹,因此需要结合中国语境重新探讨“意识形态”的重要内涵和意义。南京大学张亮教授认为,在西方“马克思学”研究呈现边缘化、平庸化、趋同化的背景下,或许研究重任会历史地向东方转移,由此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历史责任和社会使命。
    同时,与会学者坚持以理论的方式切入现实,还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的指导意义、运用辩证思维去分析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审视中国道路的外部反思原则和内部反思原则、冯契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次中国化的贡献等相关问题。正如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张琳教授所说,此次研讨会的初衷和意义正在于,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丰富理论内容的把握,真正认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当代世界的重大变化,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