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方式、向度与旨趣:马克思资本逻辑
    批判对形而上学批判的三重变革
    王淼
    2014, 48 (3):  5-11.  DOI:
    摘要 ( )   PDF(5331KB) ( )  
    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虽然是马克思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共同出发点,但二者却存在着本质区别。与其他哲学家相比较,马克思通过资本逻辑的批判分析了形而上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揭示了形而上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使形而上学批判从“观念批判”转向“实践批判”、从“副本”批判转向“正本”批判与“副本”批判相结合、从理论变革转向个人摆脱抽象统治,由此实现了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方式”、“批判向度”、“批判旨趣”的三重变革,彻底颠覆并超越了形而上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经济刺激计划能否将
    日本带出通货紧缩泥沼?
    ——基于安倍经济学的政策效果评价
    王志刚, 周永刚, 钱成济
    2014, 48 (3):  12-20.  DOI:
    摘要 ( )   PDF(6993KB) ( )  
    为了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缓解日本经济的颓势,2013年,日本时任首相安倍晋三推出了一系列激进的经济刺激政策,外界遂将其称为“安倍经济学”。本文从安倍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出发,着重阐述该政策的基本内容和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从日本国民生活、汇率、股价、利率、居民收入等八个方面分析和评价了“安倍经济学”的政策效果。结果显示,安倍经济学对日本经济有较强的短期提振效果,但其负面影响已开始呈现。长期而言,该政策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倍经济学对劳动力市场的
    结构性改革研究
    ——基于法国调节学派基础理论的分析
    吕守军1, 严成男2
    2014, 48 (3):  21-30.  DOI:
    摘要 ( )   PDF(7804KB) ( )  
    本文首先基于法国调节学派积累体制和调节模式关系的理论,对安倍经济学之前的日本传统型雇佣体制和新日本型雇佣体制的内容和特征进行了梳理,认为非正规雇佣劳动者的大量增加是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其次,对安倍经济学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安倍经济学使日本雇佣体制发生了质的恶化;最后,对安倍经济学带来的表面上的经济繁荣进行了分析,认为安倍经济学只能带来短期的虚假的繁荣,从长期来看有可能是日本经济“失去的30年”的开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近代中国世界主义的思想历程
    马克锋, 孙钦梅
    2014, 48 (3):  31-37.  DOI:
    摘要 ( )   PDF(5327KB) ( )  
    戊戌时期世界主义主要是消除与化解中西、新旧界限,打破保守、封闭的思想藩篱;五四时期世界主义主要是削弱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反对战争,用和平手段解决现实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兴起的世界主义思潮,希望将中国的“大同理想”融入世界主义,对世界永久和平做出中国的贡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献阅读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研究型教学的探索
    柳媛
    2014, 48 (3):  38-42.  DOI:
    摘要 ( )   PDF(4015KB) ( )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型教学的探索中,作为课程基本要求的文献阅读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献阅读让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专题的设计和学习,开展讨论、碰撞思想,实现教学的有效延伸。文献阅读是培养学生以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提升学习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中国和平崛起视角下的东亚秩序重构
    ——从霸权秩序到合作秩序的转换
    刘雨辰
    2014, 48 (3):  43-52.  DOI:
    摘要 ( )   PDF(7879KB) ( )  
    中国崛起是21世纪世界性议题,崛起方式的和平与否将对东亚秩序变动产生深刻影响。从内部来看,中国的经济中心主义、防御性现实主义政策与力量、内敛的儒家文化以及非和平崛起的成本考虑决定了中国崛起是一种温和理性的和平方式;从外部来讲,目前由美国主导的东亚霸权秩序,具有诸多不合意性,利益冲突、信任赤字、资源争夺、规制缺失和权力博弈是秩序失灵的现实困境,增加了中国和平崛起的风险。东亚秩序转换的基本动力来源于全球化、地区一体化、结构性权力变动和中国角色转换。中国和平崛起为构建东亚合作秩序注入积极的正能量。本文认为,中国和平崛起虽然是对国强必霸的逻辑否定,但不会对现有东亚霸权秩序进行颠覆性变革,渐进构建东亚合作秩序是中国和平崛起成本最小和收益最大的理性选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思潮评介
    经济学研究中的多元主义思潮介评
    张旭
    2014, 48 (3):  53-60.  DOI:
    摘要 ( )   PDF(5539KB) ( )  
    在过去20多年间,经济学研究中“多元主义”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多元主义既反映了非主流经济学家对主流经济学支配和排斥倾向的抵制,也是经济学知识的需求者对经济学研究中一元主义取向造成的消极后果的抗议,同时还是思考经济学研究未来健康发展的哲学基础。在追求真正多元的经济学研究时,应当采取一种平等主义的多元主义,而不是用多元主义作为学术论辩的工具,去实现一种范式对另一种范式支配地位的取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卢卡奇晚年社会主义民主化思想的探讨
    孟偲
    2014, 48 (3):  61-68.  DOI:
    摘要 ( )   PDF(6399KB) ( )  
    卢卡奇是以实现人类的全面解放为旨趣阐发其社会主义民主化思想的。他认为资本主义民主在形式和内容上是割裂的,是表面的政治民主和实际的经济不民主,而民主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够真正实现。他将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与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指出只有使民主回归于生活世界,恢复公民参与政治的活力,并以民主化为中介完成人的自我教化,才能够实现人类的自我完善,完成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使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沟通与成见:国际关系中的
    交往理性与话语结构
    周玥晗
    2014, 48 (3):  69-76.  DOI:
    摘要 ( )   PDF(6215KB) ( )  
    本文认为成见是一种僵化的话语结构,要解决成见就需要对话语结构进行全面、动态的把握。较以往工具理性研究方法而言,交往理性为这一研究目的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沟通作为交往理性的核心概念可以设立新议程、影响制度和规范的话语平衡点、形成国家主体间的共有知识。落实到国际关系实践中,要破除成见需要做到三种沟通,分别是个体层次的公共外交、国家层次的战略沟通以及在国际组织层次上参与国际组织网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重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
    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霍尔文化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取向探析
    甄红菊, 付文忠
    2014, 48 (3):  77-83.  DOI:
    摘要 ( )   PDF(5561KB) ( )  
    霍尔作为当代英国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广泛吸收当代文化研究的新成果,通过阐释文化研究的意义、内涵、对象和使命等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霍尔的文化研究以重构马克思主义在文化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为出发点,对当代文化的发展逻辑及其影响社会的深层机制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对文化的本质赋予了新的内涵,这些理论探索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认识的哲学审视
    李合亮
    2014, 48 (3):  84-90.  DOI:
    摘要 ( )   PDF(5053KB) ( )  
    价值认识是对一事物存在意义的哲学追问,是对其地位与作用的抽象与概括,它直接关系到该事物存在的正当性问题。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既不可以一味地把复杂的关系范畴简单地世俗化为功效,也不可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所表现之关系抽象地凝练为深沉的理论思索,而应从“满足与意义”角度去认识与把握,使其具有可掌握性,否则就会陷入玄而又玄的无实际意义的价值思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坚守道德底线与追求高尚情操#br#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理念及其运用
    宋友文
    2014, 48 (3):  91-95.  DOI:
    摘要 ( )   PDF(3996KB) ( )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态势。基于理论和现实的考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理念应定位为“坚守道德底线与追求高尚情操”。道德底线一端连着法律,一端连着信仰。只有诉诸于坚定的信仰,道德底线的坚守才会有力量,高尚情操的追求才会落地生根。教学理念具体落实到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突出以“社会公德”为基本内容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统一原则,教学方法的应用上要贯彻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精髓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评述
    西方群众党类型理论述评
    向文华
    2014, 48 (3):  96-103.  DOI:
    摘要 ( )   PDF(5781KB) ( )  
    自迪韦尔热在其所著的《政党:在现代国家中的组织与活动》中提出群众党类型理论后,西方政治学界对这种政党类型进行广泛的研究与讨论。有些学者对迪韦尔热的群众党类型提出了批评意见。有些学者在对迪韦尔热理论的检验中,得出了与迪韦尔热不同的结论。尽管如此,仍有许多学者认为群众党类型有较强的适应性。他们发现即使在非西方国家和东欧转型后的政党中仍有符合迪韦尔热标准的群众党类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难点解析
    道路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自信的前提和基础
    洪跃雄
    2014, 48 (3):  104-110.  DOI:
    摘要 ( )   PDF(5436KB) ( )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就是对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特色”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成就和发展目标的认同,是人们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强化道路认同来促进道路自信的形成,这样的路径选择既是可行的,也是必需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动态

    “东亚合作论坛2013:东亚区域合作困境与
    出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罗颖
    2014, 48 (3):  111-112.  DOI:
    摘要 ( )   PDF(1587KB) ( )  
    近年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在整个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与影响力迅速上升,正成为引领新一轮国际体系调整的重点区域。2013年亚太经济政治格局经历了深刻变化,美国调整“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国持续稳步和平崛起,日本政治风向加速右转,朝韩关系发生微妙变化,域内外不少国家内政外交的调整,使围绕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各种形势趋于复杂,不确定性放大。2013年11月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协办的本届东亚合作论坛即以“东亚区域合作:困境与出路”为主题,邀请了四十多位中、日、韩、蒙、俄、英等国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以下三个议题展开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设性的建议。
    (一)东亚区域合作的历史与总结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陈岳教授在致辞中说,将本次东亚合作论坛的主题定为“东亚区域合作:困境与出路”,是因为近年来东亚国际合作多重不平等特色愈发明显,东亚区域内以及周边主要国家对东亚区域发展也存在着认知和判断上的复杂性。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向前发展需要各国政治家和学者贡献智慧与力量。中国亚太学会会长张蕴岭也表示,自1977年起,原本只存在于市场网络中的“东亚”开始作为区域概念出现,并产生了相应的地区合作机制。其中,思想、战略、力量等要素对地区合作机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东盟是东亚合作的核心机构。他倡导东亚合作必须走出欧洲模式的阴影,创造出符合自己的合作方式,并能以东亚方式管理好地区复杂关系。中国应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新的开放战略下,进一步推进周边外交,加强区域合作。
    与会专家学者回顾了自1997年12月15日召开的首次“东盟+中日韩”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以来的东亚合作历史进程,对历史记忆与东亚合作的关系、各国对外认知与区域合作的关系以及东亚合作遇到的瓶颈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独到的见解。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小明教授阐述了历史记忆与东亚地区合作的关系,他认为,历史上在该地区曾经出现过几个地区主义模式,它们分别建立在不同地区秩序观念之上。第一个模式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建立在中国的地区主导地位以及天下观念基础之上。第二个模式是日本所主张并且以军事征服方式追求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其基础是日本的大亚细亚地区秩序观。冷战结束以后,在全球化和区域化背景之下,一种新的地区主义模式正在形成之中,其思想基础是东亚主权国家共同体观念。然而,有关的历史记忆是东亚共同建设道路上的重要障碍。东亚国家今天以及未来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对过去历史记忆的影响。因此,历史和解,特别是中、日、韩三国的历史和解就是东亚共同建设的重要前提。
    韩国中央大学张勳教授梳理了战后韩国发展轨迹及韩国社会对外认知的变化。2008年以来韩国国内产生了实用的对美观念、相对冷却的对华态度、急剧恶化的对日认知并抛弃了分裂的对朝观点,冷战时期的反共主义思潮失去了主导性地位。但是在民主化的今天,韩国人尚未形成结构化系统化的对外认知,各种各样的观念正在相互较量。因此,对区域内其他国家的好感度与重大事件和政治、经济、文化潮流息息相关,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韩彩珍教授总结了东亚区域合作的五大瓶颈,即规模与效率的悖论、东亚区域合作的多重不平衡性、当前出现的“内部人”与“外部人”之争、东亚区域主义面临的“安全两难”问题以及东亚各国的民族主义问题。而在东亚区域合作中,中国面临南海问题、TPP问题、台湾问题三大难题,今后既要搞好周边关系,还要思考如何解决台湾问题谋求更大国际空间。
    (二)东亚区域合作的现状与课题
    在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下,东亚经济保持了相对稳定,成为危机中的亮点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经贸合作硕果累累,安全领域合作逐步推进,机制建设异常活跃。与会专家学者都对东亚区域合作面临的机遇表示肯定,对东亚崛起的原因、区域安全秩序和安保机制、中日韩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无政府状态和等级分层方法是分析东亚安全秩序的两大传统框架。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孙学峰副教授提出第三条路径,即以局部等级秩序的视角来定义东亚安全秩序。在东亚地区,分层安全子系统指美国及其地区盟友,而中国、朝鲜和越南是典型的安全自助国家。地区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地区盟友们是否能和安全自助国家,特别是崛起的中国保持良好的安全关系。
    在当前世界主要三大经济区域中,东亚区域合作具有非常独特的特色——非条约型、非发达国家主导式、以国际生产分工为核心纽带的经济圈。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张玉来副教授认为,新国际生产分工是东亚崛起的重要原因,而中国和日本则在东亚崛起过程中发挥了“双核驱动”的关键作用。日本同志社大学法学部浅野亮教授则从日本视角观察亚太地区安全保障机制,由于中日两国对对方的认识都与现实存在误差,心理作用正严重影响着两国关系。诱发这种恐惧心理的原因,可以通过“两难困境、接触、遏制”三个具有普遍性的关键词进行解释。
    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其成果只是局限于经济领域,而在政治外交领域中并没有实现实质性的合作关系。韩国高丽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李正男主任评价,影响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最重要因素就是:(1)两国能否在朝鲜及朝鲜核问题上进行合作;(2)韩美关系以及中美关系将会如何发展。在中韩两国各自实现其领导层更新之后,双方之间恢复信赖关系的条件逐渐形成。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需要做出各自的努力。
    此外,伦敦国王学院拉蒙·帕切科·帕尔多博士指出,过去三十年间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1997年东亚经济危机使域内不同经济体利益相互交织程度加深,而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使东亚各国从经济区域主义获益,未来中日韩三国应在区域金融治理一体化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三)东亚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东亚合作发展并非一路坦途,既面临老问题,也要应对新挑战。随着东亚地区权力结构发生改变,传统均势被打破,地区秩序亟待重塑,东亚区域合作走到了十字路口。未来路在何方,美国因素在东亚合作中的作用何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将发生什么改变,未来东亚区域合作面临哪些新挑战,与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由于中美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实力差距,当前中美战略竞争主要体现为国际制度竞争,这是大国国际竞争的一种“软竞争”形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巍副教授预测在金融领域有可能形成一个区域性的金融治理框架,在贸易领域东亚地区仍然呈现多种FTA相互交叠的局面,中、日、美和东盟将为争夺东亚FTA轴心地位而相互争夺,其中最主要的竞争发生在中美之间。
    儒家文化在亚洲的影响力构成了域内不同国家相互交流的重要基础。檀国大学龙飞研究员指出,文化层面上的共通性为国家间交往提供了很大的包容之力和促进作用。为了中韩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应更加重视及加强两国传统和现代文化纽带。蒙古国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那·图木尔教授强调中蒙近年来贸易和投资增长很快,在矿产资源开发、自然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合作的可能,两国政府部门应加强协调规划,使双方优势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为两国和地区经济新一轮增长做出贡献。
    展望东亚区域合作面临的新挑战,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刘雪莲教授将2013年东亚地区局势的新变化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缓和与对抗并存,政治与经济并存,大国影响与小国作用并存。在这样的新变化之中,东亚区域合作所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来自中美关系的协调存在障碍、地区经济的“溢出”效应较为弱小,小国对大国的牵制作用明显存在等三个方面刘雪莲教授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东亚形势变化的核心,进入“压力性外交时期”,总体和平,持续发展,综合设计,稳定周边,应该是中国东亚外交政策的总的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对论坛进行总结时说,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亚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东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有两点重要原因,一是这里没有战乱,二是各国聚焦发展。当前,东亚地区既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各国应坚持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等原则,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彻底摒弃冷战零和思维,积极推动东亚乃至亚太实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更好地造福于各国人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