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
    文化发展观述论
    杨凤城
    2012, 47 (3):  5-12.  DOI:
    摘要 ( )   PDF(5560KB) ( )  
    中国共产党自十六大以来在文化的战略地位与发展方向、文化发展思路与发展动力、文化发展目标与发展道路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点的战略思想。这些思想一方面继承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和经验,另一方面更是依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与要求得出的结论,特别是在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等方面的认识,体现着鲜明的与时俱进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官民矛盾”问题特征分析
    吴忠民
    2012, 47 (3):  13-21.  DOI:
    摘要 ( )   PDF(6535KB) ( )  
    同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同等发展阶段以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现阶段“官民矛盾”问题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官民矛盾”问题在各种社会矛盾问题中居重要位置;“官民矛盾”问题由上到下逐层递增;部分官民纠纷冲突属于迁怒型的社会矛盾问题;“官民矛盾”问题有固化的迹象;“官民矛盾”问题缺乏制度化吸纳消解机制;“官民矛盾”问题属于非对抗性的社会矛盾问题;“官民矛盾”问题激化或缓解两者间的弹性空间较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原则
    ——事权与财权财力相匹配
    孙德超
    2012, 47 (3):  22-30.  DOI:
    摘要 ( )   PDF(6552KB) ( )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坚持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目前我国存在的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应做两方面理解:一是公共服务职责与财权不匹配;二是支出管理责任与财力不匹配。我国需要坚持公共服务职责与财权相匹配,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收立法权;坚持支出管理责任与财力相匹配,合理配置中央与地方的财力结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市民社会
    理论的双重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王巍
    2012, 47 (3):  31-37.  DOI:
    摘要 ( )   PDF(4856KB) ( )  
    马克思对待市民社会的态度不仅仅是批判的,他对市民社会有两种理解:一是其特定意义,即在政治经济学的语境中分析和批判了市民社会的本质;二是其一般意义,即充分肯定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分离是现代国家和现代文明诞生的标志。在1848年革命之后的相关著述特别是《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并未放弃对市民社会的一般性理解。通过批判国家过度管制市民社会的历史倒退现象,马克思强调要解放市民社会,实现“社会机体”的合理发展。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统一才是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市民社会理论的准确内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市民社会中重建“政治共同体”——论拉克劳、墨菲的微观政治建构
    屈婷
    2012, 47 (3):  38-42.  DOI:
    摘要 ( )   PDF(3660KB) ( )  
    “领导权”和“我们”这两个核心概念蕴含了拉克劳和墨菲后现代政治建构的一种特殊逻辑:在市民社会中重建政治共同体。这种政治逻辑不曾也不可能出现在传统社会及其政治理论之中;它是西方后工业社会或者说发达的市民社会的产物;它意味着市民社会被建构为“领导权”和“我们”在其中运作的一个具有政治属性的公共领域。其中某些观点对中国市民社会的公共领域建设具有前瞻性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市民社会理论:透析当代中国
    社会转型的新视角
    杨巧蓉
    2012, 47 (3):  43-49.  DOI:
    摘要 ( )   PDF(5129KB) ( )  
    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必然地关联在一起,它在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传统和现实的发展,它对于国家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的普遍意义已有目共睹、毋庸置疑。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内的许多思想家、政治理论家都对市民社会的自身特点、对国家的意义、对人的发展的必然性阶段有着精辟的论述,其中涵盖了市民社会的一般价值诉求和历史的特殊性。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日益深入,一个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应运而生,因此,以一种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高度、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视野,解读市民社会相关理论,透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问题和方向,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基础和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试论当代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杨德霞
    2012, 47 (3):  50-55.  DOI:
    摘要 ( )   PDF(4235KB) ( )  
    把握共产主义信仰的特点是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取得实效的前提。在当代进行共产主义信仰教育时,我们要注意情感认同与理性认知的有机结合;集体政治信仰与个体人生信仰的相互交融;胸怀大志与脚踏实地的有机统一;宣传教育与环境治理的双向互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治经济学前沿
    论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规律——回应“成正比”争议的第2个命题
    余斌1, 沈尤佳2
    2012, 47 (3):  56-62.  DOI:
    摘要 ( )   PDF(5512KB) ( )  
    成正比的争议涉及两个命题:一是,一定长度的工作日总是表现为相同的价值产品。二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本文回应的是关于第二个命题的争议。在这个问题的争议中,认为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的规律将不再成立的人,即主张“成正比”的人,其论证的主要依据是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等于劳动复杂程度和劳动强度的假设上的。然而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本身“表现为一个工人在一定时间内,以同样的劳动力强度使之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资料的相对量。”其与劳动强度和劳动的复杂程度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复杂程度是成反比的。更为重要的是,市场竞争是通过使商品便宜而不是使商品昂贵来进行的。如果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单位商品价值提高从而使商品变得昂贵,那么,资本家就不会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来进行竞争。显然,这不是事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经济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谢富胜1, 周亚霆2
    2012, 47 (3):  63-71.  DOI:
    摘要 ( )   PDF(6267KB) ( )  
    对知识、知识管理和技能变化进行的理论和案例研究表明,知识经济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发生了某些新的变化。劳动过程中的控制依然严密,控制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榨取剩余价值;知识管理是采取新的方法榨取雇员的“知识”;对低技能工作的大量需求与“技能提升”宣传之间的冲突反映了资本与劳动间的冲突,反映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劳资之间内在矛盾的新形式。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变革的实质是社会剩余价值的创造通过语言的、交际的和情感的网络采取了合作的互动性的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与世界
    从“对等”到“协调”:日本民主党
    政府对美外交走向探析
    黄大慧
    2012, 47 (3):  72-78.  DOI:
    摘要 ( )   PDF(5200KB) ( )  
    日本民主党上台以来,其对外政策前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起初鸠山政府致力于建立“紧密而对等的日美关系”,积极倡导“东亚共同体”,推行重视亚洲的外交。但这种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寻求日美“对等”的外交努力,最终遭遇失败。菅直人上台后,开始推行“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重归对美“协调”路线,极力修复和深化日美同盟关系。野田当政后,走“彻底的现实主义”之路,称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基轴中的基轴”,进一步向重视日美同盟方向发展,并且“联美遏华”倾向明显。民主党主政下的日本外交未来走向值得关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
    历史脉络及特征分析
    赵磊
    2012, 47 (3):  79-86.  DOI:
    摘要 ( )   PDF(5868KB) ( )  
    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日本联合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本“普通国家”外交战略的核心内容。二战结束后至今,日本历届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立法和政策调整,通过以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平台和“跳板”,将海外派遣自卫队的行为制度化。日本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特征是:(1)日本参与维和行动有高度的选择性;(2)日本参与维和行动具有强烈的目的性;(3)“新保守主义”对日本的维和政策有强大的影响力;(4)日本的维和环境相对复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理政治变迁与日本的对外政策走向
    吴征宇
    2012, 47 (3):  87-92.  DOI:
    摘要 ( )   PDF(4307KB) ( )  
    本文探讨地理政治因素与日本对外政策走向间的内在联系。近现代历史上日本对外政策的走向一直都是取决于两类不同的地理政治因素的变化,一是东亚大陆地理政治格局,二是位于日本背后的主导性海洋强国(美国)的对外政策。本文指出,这两个地理政治因素不仅解释了近现代历史上日本的对外扩张,尤其是日本在二战期间在东亚大陆的扩张,而且同样也能够解释二战结束后日本奉行的和平主义政策。本文强调,在冷战后的中国日益崛起的情况下,日本的对外政策将再次面临某种根本性抉择,而如何避免由此对中国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很大程度上也正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对外政策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当代欧洲马克思主义:借鉴与
    启示学术研讨会”综述
    孔伟
    2012, 47 (3):  9396.  DOI:
    摘要 ( )   PDF(283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