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邓小平理论研究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问题论述的科学涵义
    李淑珍
    2001, (3):  5-9.  DOI:
    摘要 ( )   PDF(833KB) ( )  
    根据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问题的界定和党的文献的表述,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或时代主题。那种认为世界早已进入和平与发展时代的观点,不仅在提法上与邓小平和党的文献的表述不符,还会造成对通常认为的当前我们仍然处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性质和内容的怀疑和动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当代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回顾与思考
    翟振武
    2001, (3):  10-14.  DOI:
    摘要 ( )   PDF(800KB) ( )  
    在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充满了争论、反复和曲折,作为国策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几度发生摇摆。所有这一切都与学术界和决策层在此期间对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缺乏清晰、准确、全面、客观的认识有关。人口数量过多仍然是 21世纪中国的首要人口问题;人口必须要控制的共识决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国际反倾销与中国的对策选择
    陈建
    2001, (3):  15-22.  DOI:
    摘要 ( )   PDF(1151KB) ( )  
    WTO倡导的是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而倾销将会破坏这种正常的竞争环境。1995年WTO正式启动以后,其框架下的反倾销协议即成为世界范围内各国反倾销立法的统一规范。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浪潮中,反倾销逐步演化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维护公平贸易环境、抵制不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国际范围内反倾销案件的日益增多,中国遭受反倾销诉讼及倾销裁定率均居各国之首,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反倾销对象国。深入探索中国屡遭反倾销的原因并加强对策研究,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顺利发展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评论
    “本体论”释义:人的生存根据问题
    王峰明
    2001, (3):  23-30.  DOI:
    摘要 ( )   PDF(2477KB) ( )  
    弄清本体论问题对于完整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体理论具有前提性意义。学界有关本体论的不同理解,是因为混淆了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即“本体论问题本身”和不同哲学家或流派“对本体论问题按不同思路和方法所作的不同解答”.本体论问题表征着人对自身生存根据或矛盾的逻辑自觉和文化反省。在把握了人和对象世界之间在事实和价值两个向度上的统一性问题之后,还有更高层面即真理和价值、规律性和目的性之间的统一性问题需要进行哲学的反思和把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
    熊彼特的制度经济思想及其与马克思的比较
    唐绍欣, 李增刚
    2001, (3):  31-36.  DOI:
    摘要 ( )   PDF(1162KB) ( )  
    熊彼特的根本制度思想与马克思的根本制度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某种程度上说,马克思的经济学可以看作是熊彼特经济思想的一个主要来源,但熊彼特与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思想在论述的方法、论述的角度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国际法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张茂明
    2001, (3):  37-42.  DOI:
    摘要 ( )   PDF(663KB) ( )  
    建立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历来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冷战结束后,各种新秩序主张出现,中国也在政策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国际新秩序主张并得到多数国家的赞同。作为国家之间法律的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应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进行,发挥国际法的积极作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应坚持既定的政策并加强对有关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马克思主义讲坛上
    中国共产党人对“空想论”的批判与社会主义的发展
    李瑗
    2001, (3):  43-48.  DOI:
    摘要 ( )   PDF(1305KB) ( )  
    建国前夕对农业社会主义的批判,使党获得了对社会主义若干基本点的初步认识;“大跃进”时期对人民公社问题上超越阶段的“空想论”的批判,在实践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党的十三大以来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空想论”的批判,使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三次批判的核心,就是要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坚持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基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
    郑永廷
    2001, (3):  49-52.  DOI:
    摘要 ( )   PDF(443KB) ( )  
    在社会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多属性、多因素的特殊活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西方思潮评介
    财政分权理论述评
    方晓利, 周业安
    2001, (3):  53-57.  DOI:
    摘要 ( )   PDF(642KB) ( )  
    分权化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但分权化的后果如何还存在争论。现有的财政分权理论认为,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改进公共品供给的效率;而居民的社区选择权则是地方政府有效运转的必要条件;财政分权不仅影响到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有助于制度创新,但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可能会降低公共品的供给,特别是可能会导致环境恶化,除非选民能够有效约束当地政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学者对西方女权主义七个流派的评介
    孟鑫
    2001, (3):  58-62.  DOI:
    摘要 ( )   PDF(811KB) ( )  
    女权主义在西方是一种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思潮。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西方女权主义问题,并对当前在西方流行的各种女权主义流派作了初步的介绍和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学术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难点解析
    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特色
    邱守娟
    2001, (3):  63-68.  DOI:
    摘要 ( )   PDF(833KB) ( )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极富特色的理论成果。本文旨在通过对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三民主义、民粹主义的比较研究,揭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特色及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确理解物质与世界物质统一性
    王之波
    2001, (3):  69-71.  DOI:
    摘要 ( )   PDF(608KB) ( )  
    对于“物质”的正确理解,是正确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前提。一些人正是由于对物质概念理解的不正确,从而导致了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错误理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备课札记
    如何全面理解“矛盾的绝对性”原理
    施维树
    2001, (3):  72-75.  DOI:
    摘要 ( )   PDF(715KB) ( )  
    “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是目前我国哲学教科书在说明矛盾同一性与矛盾斗争性关系时普遍所持的观点。我认为这一观点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的原理相矛盾,其论证方法也是值得商榷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新特点
    浦义富
    2001, (3):  76-78.  DOI:
    摘要 ( )   PDF(331KB) ( )  
    苏联解体和柏林墙的倒塌,宣告了1945年“雅尔塔会议”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阵营冷战对立政治局面的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成为冷战后惟一的超级大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不甘落后,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拓展国际空间,积极推动多极化的发展,国际政治舞台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要问题,对话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介绍
    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2001, 36 (3):  79-79.  DOI:
    摘要 ( )   PDF(267KB) ( )  
    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Dengxiaopings theory of Peking University) 正式成立于1993年。200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名誉主任吴树青, 主任赵存生, 副主任王东、陈占安、夏文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
    2001, 36 (3):  80-80.  DOI:
    摘要 ( )   PDF(75KB) ( )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 Center for Ethical studies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是在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教研室、伦理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道德科学研究院的基础上, 于1999年12月组建而成的。2000年9月,研究中心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严格评审,被确定为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顾问罗国杰, 执行主任夏卫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