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辉, 唐琦.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原则研究[J]. 教学与研究, 2024, 58(9): 16-30. |
[2] |
周文, 杨正源. 新质生产力与国家竞争优势:内在逻辑与战略重点[J]. 教学与研究, 2024, 58(6): 57-72. |
[3] |
贾利军, 郝启晨. 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历史回溯、现实审视与政策实践[J]. 教学与研究, 2024, 58(5): 45-58. |
[4] |
曹东勃, 蔡煜. 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教学与研究, 2024, 58(4): 50-62. |
[5] |
吴文. 在新发展格局中深化对生产函数的马克思主义学理认知[J]. 教学与研究, 2024, 58(3): 70-81. |
[6] |
张利庠, 田家榛, 宁兆硕.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传统农业的转型[J]. 教学与研究, 2024, 58(10): 93-106. |
[7] |
孟捷, 张雪琴. 从生产力两重性到生产关系两重性——平心和张闻天对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贡献[J]. 教学与研究, 2022, 56(11): 47-59. |
[8] |
林光彬, 徐振江. 中国政企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教学与研究, 2020, 54(9): 15-25. |
[9] |
黄一兵.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J]. 《教学与研究》, 2018, 52(12): 5-13. |
[10] |
荣兆梓. 建立社会劳动生产力函数的一个尝试*[J]. 《教学与研究》, 2017, 51(7): 42-51. |
[11] |
田超伟,卫兴华. 论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J]. 《教学与研究》, 2017, 51(10): 5-14. |
[12] |
李俊,张思扬,冒佩华. “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教学与研究》, 2016, 50(7): 14-20. |
[13] |
王峰明. 在“经济”与“其他”之间
——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之批判*[J]. 《教学与研究》, 2015, 49(8): 31-39. |
[14] |
龚万达1,刘祖云2. 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
——学习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J]. 《教学与研究》, 2015, 49(3): 35-43. |
[15] |
张俊山,张小瑛. 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范畴 及其矛盾的再认识[J]. 《教学与研究》, 2015, 49(12): 4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