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ing and Research ›› 2014, Vol. 48 ›› Issue (9): 104-111.DOI: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ZHENG Hai-Xia
Online:
Published:
郑海侠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本文系辽宁省锦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意识形态’概念流变过程中的重大转变”(项目号:2013561)阶段性成果。
Abstract: 随着文化哲学的兴起,学术界关于意识形态的讨论亦逐渐升温。但自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首次提出“意识形态”概念以来,其含义已经发生了五次重大转变,即非科学性转变、科学性转变、实存性转变、非价值性转变、泛文化性转变。也就是说,人们至少在五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着“意识形态”这个范畴。如果对这些不同的用法能够加以明确的界定,那么将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和无效的对话。
Key words: 意识形态 , 非科学性 , 科学性 , 实存性
摘要: 随着文化哲学的兴起,学术界关于意识形态的讨论亦逐渐升温。但自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首次提出“意识形态”概念以来,其含义已经发生了五次重大转变,即非科学性转变、科学性转变、实存性转变、非价值性转变、泛文化性转变。也就是说,人们至少在五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着“意识形态”这个范畴。如果对这些不同的用法能够加以明确的界定,那么将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和无效的对话。
关键词: 意识形态 , 非科学性 , 科学性 , 实存性
郑海侠. 论“意识形态”概念 流变过程中的五次重大转变[J]. 《教学与研究》, 2014, 48(9): 104-111.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jxyyj.ruc.edu.cn/EN/
http://jxyyj.ruc.edu.cn/EN/Y2014/V48/I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