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检索结果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必要性、可行路径与基本原则
    董志勇, 沈博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8): 5-17.  
    摘要328)      PDF(pc) (9044KB)(205)    收藏
    站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起点上,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不仅体现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独特价值和光辉成就,还体现于现代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自我发展对吸纳和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需求。关于传统经济思想中的义利观和系统观的比较分析,则进一步表明有效结合的潜在可行路径:以现实问题为引,结合历史语境和时代精神转译与解读传统思想文化观念,在比较分析中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学在理论和现实层面进行有效对话和融通的潜在空间,力求思想、理论和方法论的延伸和拓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学人应警惕一些错误认识,遵循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立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基本原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历史与实践——以政治经济学为例
    董志勇, 方敏
    教学与研究    2020, 54 (12): 15-25.  
    摘要572)      PDF(pc) (8614KB)(317)    收藏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基于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变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新发展。本文根据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践的角度,指出国民经济循环受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支配,由内循环和外循环构成的国民经济循环结构是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历史必然性,是与新时代的要求相适应,与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全方位对接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宏观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董志勇, 黄必红
    《教学与研究》    2004, (3): 58-65.  
    摘要1273)      PDF(pc) (1162KB)(1797)    收藏
    本文比较了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和宏观行为经济学这三个学派对失业、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储蓄等重要宏观经济问题的不同诠释,通过这种比较使我们看到,新崛起的宏观行为经济学为经济学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它重新重视凯恩斯曾强调过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从互惠、公平、身份、货币幻觉、损失厌恶、羊群行为角度出发,对许多宏观问题做了更符合实际也更令人信服的诠释,使我们对经济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被引次数: Baidu(3)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