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沈尤佳, 余斌. 论一定长度的工作日表现为相同的价值产品——回应“成正比”争议的第1个命题[J]. 《教学与研究》, 2011, (11): 64-69. |
[2] |
石晶莹. 在“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J]. 《教学与研究》, 2011, (9): 85-90. |
[3] |
张宇. 《政治经济学概论》序言[J]. 《教学与研究》, 2011, (8): 29-30. |
[4] |
朱富强. 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反思与理论发展[J]. 《教学与研究》, 2011, (8): 31-38. |
[5] |
张永红, 胡若痴. 关于马克思自由时间范畴的再思考[J]. 《教学与研究》, 2011, (6): 52-58. |
[6] |
邰丽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政治经济学部分的几点教学体会[J]. 《教学与研究》, 2011, (5): 83-88. |
[7] |
朱安东. 私有化与国有化:理论与现实[J]. 《教学与研究》, 2011, (1): 48-55. |
[8] |
牛变秀, 王峰明. 商业雇佣工人是剥削者吗?——对一种理论观点的回应[J]. 《教学与研究》, 2010, (11): 63-69. |
[9] |
郭元. 低碳经济与气候变化[J]. 《教学与研究》, 2010, (7): 29-32. |
[10] |
吕守军. 日本政治经济学教材改革——以八木纪一郎的《社会经济学》为中心展开[J]. 《教学与研究》, 2010, (4): 36-42. |
[11] |
邱海平. 论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及逻辑起点——基于唯物史观对于中国现代历史适用性的思考[J]. 《教学与研究》, 2010, (3): 19-24. |
[12] |
卫兴华, 张福军. 2009年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综述[J]. 《教学与研究》, 2010, (3): 76-85. |
[13] |
程恩富, 王朝科. 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引领应用经济学创新[J]. 《教学与研究》, 2010, (2): 13-17. |
[14] |
周业安, 宋紫峰.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30年[J]. 《教学与研究》, 2009, (11): 28-36. |
[15] |
马淮. 论虚拟经济的核心范畴——虚拟价格[J]. 《教学与研究》, 2009, (10): 75-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