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检索结果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2. 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经济理论问题探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专题研讨会”综述
    刘凤义1,陈翔云2
    《教学与研究》    2015, 49 (10): 105-108.  
    摘要2051)      PDF (3037KB)(2368)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女性与权力:一个社会经济学角度的观察和思考
    陈翔云1,袁晓燕2
    《教学与研究》    2013, 47 (5): 80-89.  
    摘要2101)      PDF (1804KB)(1646)    收藏
    女性获得解放来自政府政策的支持与自身对其生育行为的控制,接受更多教育是女性获得权力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权力部门是企业和政府部门,通过研究女性高管和女性政府官员,本文对男女在权力部门中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在企业中,女性能进入企业高管的比例远低于男性,但现存企业女性高管比例和企业价值正相关;女性高管在企业决策方面也和男性存在着显著的不同;而女性政府官员则对于腐败的容忍度更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资本论》与当代经济问题
    学术研讨会”综述
    陈翔云
    《教学与研究》    2012, 47 (6): 86-89.  
    摘要1804)      PDF (850KB)(1676)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 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1届年会”综述
    杨国亮, 陈翔云
    《教学与研究》    2011, (11): 93-96.  
    摘要1133)      PDF (195KB)(1583)    收藏
    2011年9月17—18日,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与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1届年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功举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4次学术研讨会暨第8次会员大会”综述
    陈翔云, 张宇
    《教学与研究》    2008, (11): 94-96.  
    摘要1019)      PDF (407KB)(1569)    收藏
    2008年10月17至20日,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主办、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4次学术研讨会暨第8次会员大会”在河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70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以及日本和德国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资本论》与当代中国”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有以下方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首都经济学家论坛首次学术报告会暨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开通周年纪念会”纪要
    陈翔云, 孟捷
    《教学与研究》    2005, (6): 93-95.  
    摘要1066)      PDF (1327KB)(1589)    收藏
    2005年4月24日,“首都经济学家论坛首次学术报告会暨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开通周年纪念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由首都经济学家论坛和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http://www.cpeer.org)主办,《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北京经济学博士论坛协办。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高校教师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纪要
    陈翔云
    《教学与研究》    2003, (12): 76-77.  
    摘要1072)      PDF (599KB)(1577)    收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 ,充分发挥高校思想理论战线咨政育人的作用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以下简称社政司)、《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和本刊于2003年12月4日在京联合召开“高校教师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经贸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大学以及教育部社政司的有关领导参加了座谈会。与会者就高校思想理论战线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理论创新以及如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2002年全国高校“两课”教学部主任研讨会纪要
    陈翔云
    《教学与研究》    2002, (8): 76-78.  
    摘要985)      PDF (1259KB)(1464)    收藏
    由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以下简称社政司)主办,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工委和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承办的“2002年全国高校‘两课’教学部主任研讨会”于2002年7月15-19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召开。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的“两课”教学部主任约11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徐维凡同志通报了近一年来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及主要工作。与会代表就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推动“两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教材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进一步增强了共识,坚定了信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学部主任研讨会纪要
    陈翔云
    《教学与研究》    2001, (9): 77-79.  
    摘要1012)      PDF (1337KB)(1601)    收藏
    由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以下简称社政司)主办、贵州省教育厅协办的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学部主任研讨会于7月30日至8月2日在贵阳市召开。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的“两课”教学部主任以及贵州省近30所大专院校的有关负责人、骨干教师1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就“两课”教育教学中如何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研讨,与此同时,代表们还就近一年来,落实“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过程中,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以及对“两课”教学管理的新探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98所有制结构问题研究新进展
    陈翔云
    《教学与研究》    1999, (3): 61-63.  
    摘要975)      PDF (294KB)(1448)    收藏
    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所有制问题的论述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998年学界就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力图在所有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有所突破。本文试对1998年理论界关于所有制结构问题的研究情况作一概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97股份合作制问题研究新进展
    陈翔云
    《教学与研究》    1998, (2): 53-55.  
    摘要960)      PDF (472KB)(1704)    收藏
    股份合作制是80年代初期首先在农村乡镇企业中萌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后来又在城市得到广泛的推广。目前在我国国有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改革中,股份合作制已成为广泛流行、广为应用的一种形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96中国经济学如何发展问题研究概述
    陈翔云
    《教学与研究》    1997, (3): 53-55.  
    摘要1011)      PDF (347KB)(1526)    收藏
    从1995年下半年起至今,经济学界的众多学者们围绕“中国经济学如何发展”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当代西方交易费用理论述评
    陈翔云, 包林梅
    《教学与研究》    1996, (6): 66-70,80.  
    摘要971)      PDF (2544KB)(1443)    收藏
    本文认为,当代西方交易费用理论以”交易“作为经济研究的起点,从新的角度研究制度的运行和演变,改造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交易费用理论以交易费用的节约为核心,综合运用经济学、组织学、法学的研究成果来考察交易活动及经济体制,从而极大地扩展了经济学的视野和应用的领域。但该理论过分地夸大了交易费用在市场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8)
    15. 外资的利用与中国经济发展
    陈翔云
    《教学与研究》    1992, (4): 37-39.  
    摘要981)      PDF (1657KB)(1552)    收藏
    利用外资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生产越来越国际化,世界各国越来越卷入世界市场的情况下,国际间的资金相互融通,已成为现代化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无一不把引进外资作为弥补建设资金缺口,支持经济发展的当然选择。中国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同样面临着资金短缺的紧迫问题。据有关部门对我国实现2000年经济发展目标的资金需要所做的测算,在1980年工农业部门710亿元产值的基础上翻两番,需要增加15500亿元的固定资产净投资。而按近几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提供的国民收入水平计算,到2000年我国工农业部门只能提供追加投资的大约60%,即是说存在着大约40%的资金缺口。 这就使积极吸引、有效使用国外资企其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