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导航切换
教学与研究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荣誉
数据库收录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检索结果
结果中检索
(((邱兆祥[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金融科技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邱兆祥, 刘永元
《教学与研究》
Select
2.
我国构建存款保险制度的
逆向选择问题研究
邱兆祥1,王丝雨1,安世友2
《教学与研究》 2014, 48 (
11
): 47-52.
摘要
(
1862
)
PDF(pc)
(1194KB)(
1679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环节。存款保险制度是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银行业市场化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市场竞争和新陈代谢的重要举措。但是,存款保险制度的推行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本文认为,在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之初,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银行业市场是否会发生逆向选择的问题。本文认为,防范逆向选择问题应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强制存款保险制度,对接审慎监管制度;第二,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定位要准确;第三,存款保险机构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第四,积极引导隐性存款保险制度退出银行业市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
金融工具作用问题的思考
邱兆祥, 安世友
《教学与研究》 2013, 47 (
10
): 31-36.
摘要
(
1827
)
PDF(pc)
(1313KB)(
1725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城镇化建设在解决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金融是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而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十分薄弱,金融的规模、结构、机制和市场环境均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笔者认为,金融业面向新型城镇化建设调整的路径应该是“规模扩张→结构调整→机制完善→市场选择”,只有按照这样的路径制定相关政策,才能有效地发挥金融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工具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4.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
邱兆祥, 安世友
《教学与研究》 2012, 47 (
9
): 48-53.
摘要
(
2100
)
可视化
收藏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但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变化赋予了它新的研究意义。本文研究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现实演变,阐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两种分离模式;对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并指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工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失调表现,即二元金融模式的困境;提出协调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应遵循“实体经济→金融结构调整→金融自由化→发展资本市场→虚拟经济”的改革路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41
)
Select
5.
城乡统筹视野下金融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邱兆祥, 王修华
《教学与研究》 2011, (
8
): 21-28.
摘要
(
1198
)
PDF(pc)
(427KB)(
1811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城乡金融发展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表现在城乡金融发展水平不协调,基础性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实体性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等方面,其根源在于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与市场机制的内在驱动。当前要强化政府城乡金融统筹职能,构建包容性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并建立有效的城乡金融联动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20
)
Select
6.
试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
邱兆祥, 王修华
《教学与研究》 2010, (
11
): 27-32.
摘要
(
1327
)
PDF(pc)
(345KB)(
1793
)
可视化
收藏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是全球化背景下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当前国际金融监管框架和协调现状的基础上,从标准难统一、权责难平衡、组织体系难协同三个方面探讨国际金融监管协调难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完善协调主体、明确协调内容、创新协调机制的建议,并对后危机时代中国如何在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行了阐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被引次数: Baidu(
12
)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