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检索结果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体制机制研究
    王爱萍, 胡海峰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3): 56-71.  
    摘要299)      PDF (12197KB)(149)    收藏
    金融的本质和宗旨是服务实体经济,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十四五”时期金融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迫切任务。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体制机制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利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要从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完善货币信贷政策体系,形成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信贷工具,推进银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激发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内生动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作用,加快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发展,增强金融普惠性等方面切入和推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金融诅咒现象的表现、效应及对中国的启示
    胡海峰,王爱萍
    《教学与研究》   
    3. 后危机时代美国霸权在全球金融
    治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展望
    胡海峰1,倪淑慧2
    《教学与研究》    2015, 49 (2): 71-79.  
    摘要1536)      收藏
    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中美国霸权的存在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危害,金融危机爆发后改革的呼声持续高涨。在此背景下,美国通过发展经济、主导改革、推出TTIP、TPP协议等途径来维护其霸权地位;但是TTIP、TPP相关协议的推进困难重重,而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加紧金融和贸易相关合作,试图影响全球经济规则制定并摆脱美国霸权控制。在分析美国维护霸权的努力以及遭遇的挑战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短期内美国霸权的维持取决于欧盟的态度和意愿,长期则取决于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发展和合作情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我国民生金融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胡海峰,赵亚明
    《教学与研究》    2013, 47 (7): 19-25.  
    摘要1757)      PDF (1471KB)(1643)    收藏
    民生经济的全面启动为我国民生金融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民生金融的本质内涵和业务特点,决定了民生金融的服务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多部门之间多层次合作的协同效应。解决我国民生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理解民生金融的创新本质,把握民生金融兼具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厘清竞争与普惠等与民生金融紧密联系的三种关系。总之,要通过发展理念的统一和保障机制的完善,以及金融创新的探索和协同效应的提升,切实促进民生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1)
    5. 中国奇迹下的资本奇迹——对中国资本市场20年发展的解读
    胡海峰, 孙飞
    《教学与研究》    2011, (1): 27-34.  
    摘要2075)      PDF (2072KB)(1831)    收藏
    中国资本市场20年的发展不仅创造了世界资本市场发展史的奇迹,而且也成为推动中国奇迹产生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的资本大国之路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过去20年发展奇迹进行全面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曲折前进的运动过程,呈现出明显的螺旋式上升与波浪式前进的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
    6. 对金融创新经济效应的若干思考
    胡海峰, 罗惠良
    《教学与研究》    2009, (6): 41-47.  
    摘要1197)      PDF (1145KB)(1677)    收藏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金融创新既有提高效率、丰富金融工具品种,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推动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等正面经济效应,又会产生金融系统稳定性下降、金融系统性风险增加、金融监管效力下降、货币政策工具失灵、金融危机传染性增强等负面经济效应。鉴于此,世界各国要在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前提下,努力扩大国际合作,妥善应对金融创新的负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6)
    7. 金融分工理论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胡海峰, 罗惠良
    《教学与研究》    2008, (9): 39-45.  
    摘要1126)      PDF (1290KB)(1693)    收藏
    基于中介和市场不同风险分担机制的金融分工对于金融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在新技术融资上资本市场还具有特有的分工优势。然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相对落后和创业板的缺位,致使市场的横向风险分担发挥不足和新技术融资存在困难,资本市场陷于分工错位的市场格局之中。本文认为,我国应利用流动性过剩机遇,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增强金融稳定,并为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1)
    8. 对法国调节学派及其理论的分析
    胡海峰
    《教学与研究》    2005, (3): 79-84.  
    摘要1104)      PDF (769KB)(2078)    收藏
    20世纪7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调节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形态做了一个新的理论阐述。调节学派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派,对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以及对欧洲许多国家的政策制定都有重大影响。本文介绍了调节学派的分析方法、主要理论观点,并做了相应的评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4)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