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检索结果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生命政治视域下的社会批判——马尔库塞批判理论的生命政治构想
    欧阳谦, 徐纪圆
    教学与研究    2023, 57 (3): 123-130.  
    摘要341)      PDF (5917KB)(159)    收藏
    在当代西方社会批判理论阵营中,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因其鲜明的政治立场而独树一帜。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代表,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更是在其生命政治的指向下,为世人勾勒出了一种激进社会变革的替代性方案。他在综合了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新左翼等思想观点的基础之上,并结合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的实际斗争经验,探讨了从压抑性文明走向非压抑性文明的解放辩证法。他将生命政治看作是爱欲能量的政治化和个体身心发起的反抗斗争,并且将其称之为“第一人称的政治”。基于这种第一人称的生命政治逻辑,马尔库塞提出了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版本的人类解放理论,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今新左翼的社会变革思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福柯的权力理论与治理方法
    胡耀辉, 欧阳谦
    教学与研究    2021, 55 (3): 96-104.  
    摘要3198)      PDF (6823KB)(692)    收藏
    权力一直是当代政治思想的重点问题。福柯的权力理论是对传统权力理论的一次全新探索。通过将权力看作力量关系,福柯的权力理论不仅弥补了传统权力理论将权力与支配等同的缺陷,还能够同时分析国家的宏观机制和局部的微观实践;同时福柯的权力理论还提出了一种权力下的自由的新型自由实践理论。本文通过阐释福柯权力的基本理论假设,理解其权力理论对现代权力理论的突破之处,并指出其理论对现今政治理论具有的启发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马尔库塞的感性哲学及其解放逻辑
    欧阳谦,贾丽艳
    《教学与研究》   
    4. #br# 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文化问题*
    欧阳谦
    《教学与研究》   
    5. 当代社会研究的关系理解模式
    欧阳谦,王书慧
    《教学与研究》   
    6. 后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政治认识论
    欧阳谦
    《教学与研究》    2013, 47 (1): 22-30.  
    摘要1928)      PDF (1828KB)(1555)    收藏
    从理论性质上来说,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是在解构和建构并重的思想原则之下,力图超越“经典马克思主义”和“正统马克思主义”,由此来回应现实社会政治的变化形势,从而描绘出一幅激进民主政治的解放蓝图。这种“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为,就在于重新解释政治和重新构建政治。应该看到的是,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进行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是以一种激进政治认识论作为思想基础的。如果没有后结构主义和各种后现代主义思想方法论的综合,没有反本质主义、建构主义和多元主义的认识论支撑,他们的激进政治哲学是无从建立起来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辨析
    欧阳谦
    《教学与研究》    2012, 47 (4): 64-71.  
    摘要1978)      PDF (5985KB)(1653)    收藏
    如何通过界定和伸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来坚持其理论的批判性?这个问题始终都在推动着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的发展演变,也由此形成了所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走向,即通过总体性思想来解释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及其历史辩证法。卢卡奇之所以被封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正是因为他是这种理论走向的始作俑者。本文认为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是在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维度,同时也是在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因而引发了后续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的种种争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不仅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而且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
    8. “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意义
    欧阳谦
    《教学与研究》    2010, (12): 72-79.  
    摘要1410)      PDF (2855KB)(1909)    收藏
    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格局中,文化愈发凸现出其固有的基础性作用。尤其是在文化进入大众消费时代之后,文化更是普遍地渗透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活动之中。如何正确地定义"文化"?如何认识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把握文化在当代社会变革中的能动作用?如何理解大众文化与政治实践的现实意义?这些都是摆在始终关注现实变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面前的重要理论课题。于是乎,怎样去建构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就成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本文将通过具体探讨英国新左派理论家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对于这种旨在调整和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意义进行一番梳理。"文化唯物主义"不仅回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宽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
    欧阳谦
    《教学与研究》    2009, (12): 67-74.  
    摘要1121)      PDF (2313KB)(1617)    收藏
    面对战后英国社会的变化及其工人阶级状况,英国新左派的理论家们着力探讨了"工人阶级文化"、"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消费文化"以及阶级、种族、性别等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文化实践"、"文化生产"和"文化政治"等一系列新概念,旨在揭示历史发展的结构性、多元性、重叠性、矛盾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他们力行"文化研究"是为了克服"经济决定论"的僵局,以确立一种总体化的"文化的马克思主义"。通过跨学科的"文化研究",他们试图建立起一种"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范式,以求解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衔接问题。本文是对这种"文化研究"的理论路线及其基本观点的梳理,同时也是对这种"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评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当代法国哲学与“新启蒙运动”
    欧阳谦
    《教学与研究》    2007, (12): 59-65.  
    摘要1016)      PDF (2344KB)(1670)    收藏
    当代法国哲学掀起了一场"新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举起"去主体化"和"去中心化"的理论武器,猛烈攻击理性至上和人类中心主义等现代哲学思想,极力宣讲以社会正义为取向的多元文化观念。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再到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当代法国哲学极力追求的是"启蒙的再启蒙",其目标就是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性纲领"进行反省和批判。它讨论了"哲学的终结"、"主体的消亡"、"现代性批判"、"他者伦理学"和"身体政治"等主题,也讨论了与马克思主义的种种思想相关联的问题。这场"新启蒙运动"展开的文化反省及其引发的理论争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萨特的理论整合
    欧阳谦
    《教学与研究》    2006, (1): 72-79.  
    摘要1390)      PDF (2131KB)(1775)    收藏
    萨特在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进行的理论整合,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思想资源。为了找到“人的真理”,存在主义强调从意识的意向性出发,马克思主义坚持从历史的实践性出发。前者有现象学本体论的支持,后者有唯物辩证法的根据。结果,前者看到了个体的“绝对自由”,后者看到了社会的“阶级压迫”。他重新引入“个体实践”、“惰性实践”、“匮乏”、“总体性”等概念,试图建立一个历史主动性的解释模式。不过他内心深处所坚守的现象学存在主义,使得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很不牢固,他始终在模棱两可的思想转换中犹豫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马克思主义的“守夜人”——阿尔都塞的理论解读
    欧阳谦
    《教学与研究》    2005, (1): 6-12.  
    摘要1280)      PDF (2728KB)(1673)    收藏
    阿尔都塞甘当马克思主义的“守夜人”,全身心投入到重新解读马克思的理论活动中,其思想初衷是要在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之间“划一条分界线”,坚守马克思理论发现的科学特性。“回归马克思”,更准确地说是“回归成年马克思”,构成了阿尔都塞理论解读的逻辑线索。有了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学的强力介入,阿尔都塞的理论解读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这些时尚精神的烙印。他对马克思的全新解读,是把马克思描绘成一个不自觉的结构主义者,让马克思穿上了“理论反人道主义”的外衣。崭新的方法和概念,展现了一个全新的马克思的形象。这种解读着实给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带来了一股难得的清风,为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欧阳谦
    《教学与研究》    2002, (4): 11-17.  
    摘要1153)      PDF (1638KB)(1604)    收藏
    时代的变革向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西方马克思主义一直在应对这个严峻的挑战。在如何推进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研究、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去解释现时代的变化、如何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生命力等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理论观点。尽管它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歪曲”和“偏离”,但是它的种种理论尝试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感,洋溢着一种理论的朝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4)
    14. 后现代主义的认识论转换
    欧阳谦
    《教学与研究》    1996, (3): 70-75,80.  
    摘要1072)      PDF (2514KB)(1538)    收藏
    本文认为,从认识论的角度揭示现代主义的深刻危机,并且提出超越现代主义的认识论原则,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根本特征。利奥塔德的后现代认识论集中反映了后现代主义的认识论转换。他紧扣后现代社会中的知识状况及其功能性质的变化,拒斥了以统一性原则为核心的现代主义认识论,确立了以差异性原则为核心的后现代主义认识论。抛弃整体和统一,崇尚局部和差异,构成了他的多元视角主义的基本立场。从他的思想逻辑中,我们可以看到后现代主义是怎样解决当代西方社会面临的文化危机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9)
    15.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欧阳谦
    《教学与研究》    1996, (1): 53-58,81.  
    摘要980)      PDF (2565KB)(1511)    收藏
    后现代思潮是伴随着现代社会问题的各种争论而来的,它进一步将现代主义的反传统精神推向极端。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理论和哲学主张往往是“破”字当头,对已有一切思想观念进行“解构”。面对现代科学技术及其社会文化的转型,后现代主义者试图给世界一个重新的解释。然而,这个解释是片面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2)
    16.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评析
    欧阳谦
    《教学与研究》    1992, (4): 69-74.  
    摘要1064)      PDF (1251KB)(1569)    收藏
    自本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以“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为代表,在当代西方社会的思想舞台上十分引人注目。这股思潮的兴起和发展,一直为东西方学者所关注,并且产生了众多的争议。有些学者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许多基本原理方面违背和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因而不能把它划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围之内;有些学者则强调,西方马克思主义“重新发现”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和革命理论,因此它是在当代历史条件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