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检索结果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整合”与“引导”:国家认同的秩序逻辑
    暨爱民
    《教学与研究》   
    2. 政治合法性建设与国家认同危机之克服*
    暨爱民, 张晓燕
    《教学与研究》   
    3. 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
    理论与路径评析
    暨爱民
    《教学与研究》    2014, 48 (11): 68-74.  
    摘要2432)      PDF (1457KB)(1624)    收藏
    多民族国家内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既有紧张冲突的一面又有共生一致之处。实现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转向,对统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观乎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路径,主要有强制同化、基于文化多元理论的认同整合、由建构“国家民族”认同而至民族国家认同、由“公民身份”而实现两种认同的“统一”等。实际上,关于国家认同的建构与强化,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应依具体社会政治和民族文化情境来展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公民教育”与“民族国家”诉求——以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民教育观为分析对象
    暨爱民
    《教学与研究》    2011, (1): 79-85.  
    摘要1104)      PDF (2587KB)(1593)    收藏
    近代欧美与中国的公民教育经验均显示,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一开始就包含着民族政治观的具体要求,即按照民族国家的要求和标准塑造自己的国民。在民族国家的历史要求与政治逻辑下,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民教育观,在表达民族富强的心理期待的同时,又反映了他们一种普遍的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问题研究述评
    暨爱民
    《教学与研究》    2006, (1): 85-91.  
    摘要1131)      PDF (1422KB)(2136)    收藏
    近十年来,学界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本文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渊源、发生原因、构成内容、演变和类型,以及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文化民族主义等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评述,并检视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促进该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5)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