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检索结果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爱与感性原则: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改造的批判
    张文喜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4): 16-27.  
    摘要58)      PDF (13120KB)(28)    收藏
    一度时期,费尔巴哈曾构成黑格尔与马克思之间思想内在联络的重要一环。在脱离黑格尔哲学时,费尔巴哈提出了从抽象的天上降到现实的地上的人类概念。这个概念深刻着古代天文学的寓意。它刚好与从天体秩序转向大地法则的视角相映衬。费尔巴哈哲学表明,既然各个天体都自成一类,地上的人就直观个体而言也当整全而非零碎。但从马克思描绘的人类的社会概念看,费尔巴哈仍然在直观中表达了神圣人的理念存在。为了解决建立在人们现实差别基础上的人与人统一问题,马克思告别哲学转向人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讨论哲学命题外表之下的初衷是推进费尔巴哈哲学改造。明确现代世界中的我们应对人类因感性的类直观而存在的理念和人类因爱而存在的理念进行新的批判。特别是对费尔巴哈的两性哲学原则作出新的关注。费尔巴哈人学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一直盼望与自然和谐地生活提供了一篇序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历史生成论”与“历史决定论”之辨
    卞伟伟, 张文喜
    教学与研究    2021, 55 (8): 41-49.  
    摘要1700)      PDF (6647KB)(341)    收藏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历史决定论”的局限性在于其遮蔽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意义。“历史生成论”的合理性在于,它准确地界说了“历史”的本质是对“实践历史规律”的哲学表征,而不是试图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历史哲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当代重要性再考察
    张文喜
    《教学与研究》   
    5. 马克思的理性主义国家观及其法的正义批判
    张文喜
    《教学与研究》    2013, 47 (10): 37-44.  
    摘要1838)      PDF (1660KB)(1637)    收藏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是马克思世界观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文本。长期以来,在法哲学的特定领域,我们考察了马克思对黑格尔有意在伦理意义上将国家神圣化进行批判及其私人利益与国家理性之间的冲突。由此呈现马克思所说的关于物质利益问题的“苦恼的疑问”,但这个疑问的进一步和具体规定是穷人的需要与富人的财产诉求的冲突。国家在法理上无法整合穷人的习惯法与贵族的习惯法所包含的内容。问题的暂时解决并不取决于为穷人的需要在法理正义上的批判,而取决于这个疑问所必然展现出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逻辑展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6. 人的意志和客观规律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关系批判
    张文喜
    《教学与研究》    2010, (6): 6-13.  
    摘要1173)      PDF (1964KB)(1703)    收藏
    关于能动原则与客观规律的关系,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往往以革命意志与历史规律的矛盾形式为定向:时而强调这个,时而强调另一个。它表达了两种世界观——庸俗(机械)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唯意志论——立场的张力和斗争。这一关系并不仅仅是由卢卡奇/柯尔施反对梅林/普列汉诺夫来指证的,而更是由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自身的内部逻辑决定的。在庸俗马克思主义中,对斯宾诺莎主义的钟情,就像对费希特的行动主义一样强烈。而马克思自始就要对此关系从矛盾的关联方面来理解。这种关联表明意志和规律各自在社会有机体中共存而又二分。与为什么和如何遵循历史规律问题相比,意志论的证成首先是针对解决一种社会有机体(机能障碍)理论所提出的问题。一种社会有机体理论既不能忽略对意志唯心论的批判,也不能忽略对机械唯物论的批判。我们对人的意志和客观规律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关系批判,不仅是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最具穿透力的评论,同时也是对马克思哲学的能动原则在何种意义上巩固地奠定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揭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教程》评介
    张文喜
    《教学与研究》    2009, (4): 94-95.  
    摘要978)      PDF (449KB)(1524)    收藏
    曾几何时,编写种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成为一种哲学盛事。如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形成了由体系建构转向问题研究的趋向。似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编写已不再引人注目,教材的编写按照以往的方式已不能继续运行,也无益于增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深入发展。现在,更为需要的是适合于理解和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新原则、新观点和新方法。但问题研究也会反过来推动体系建构和教材建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