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检索结果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马克思的科技审度及其意义
    刘大椿
    《教学与研究》   
    2. 公共政策何以攸关国家的科技定位
    刘大椿, 杨会丽
    《教学与研究》    2011, (12): 20-26.  
    摘要1238)      PDF (347KB)(1579)    收藏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今,国家出台的科技公共政策发生过三次比较大的转变:一是拨乱反正,为科学技术正名,为知识分子平反;二是把科技进步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杠杆,强调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三是引导科技朝可持续方向发展,倡导绿色科技、生态文明。国家决策层通过科技公共政策的调节器作用实现了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科技定位。目前,科技公共政策研究亟待从目标、方法和理念等方面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3. 科学的哲学反思:从辩护到审度的转换
    刘大椿, 张林先
    《教学与研究》    2010, (2): 5-12.  
    摘要1080)      PDF (2157KB)(1723)    收藏
    当代对科学的反思主要有三种取向,即捍卫科学的辩护,质疑科学的批判,以及省视科学的审度。为科学辩护与批判科学的倾向往往在激烈较量中趋向极端,这种畸形的局面终于导致向所谓审度立场的转换。审度为全面、深入地认识科学提供了一条恰当路径;尤其对那些易于在两极间摇摆、迫切需要真正树立科学精神的国人,这种清醒的科学反思是当下极为合适的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4)
    4. 关于技术哲学的两个传统
    刘大椿
    《教学与研究》    2007, (1): 33-37.  
    摘要1136)      PDF (637KB)(1653)    收藏
    本文追溯了技术哲学两个传统划分之来源,认为从本质论的角度把技术哲学划分为工程学传统与人文主义传统,虽然根源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但需要纠正一个误解,即以为时至今日,工程学的技术哲学仍仅仅对应于科学精神,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则独享人文精神。应当强调,当前工程学传统与人文主义传统正在走向融合;对技术哲学应多研究一些问题,少贴一些标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7)
    5. 网络伦理的若干视点
    刘大椿, 张星昭
    《教学与研究》    2003, (7): 20-26.  
    摘要1070)      PDF (2815KB)(1561)    收藏
    网络技术是网络伦理产生的基础;依托网络空间的虚拟实在,其交往特征是想象;对现实中网络伦理问题的现象和本质层面的分析,是网络伦理建构的依据;从元伦理的角度看,网络伦理建构的前提应是责任伦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当代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刘大椿
    《教学与研究》    1997, (8): 43-48.  
    摘要2129)      PDF (867KB)(1720)    收藏
    本文认为:科学技术革命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它既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作为两者统一体的生产方式必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为物质文明增添新内容,也可以转化为社会智能,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变革,引导社会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阶段有制约作用,以此为标准,社会发展可分为农业、工业、后工业三个阶段,这种“三阶段论”与原来“五阶段论”互相补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
    7. 科技革命是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
    吴向红, 刘大椿
    《教学与研究》    1997, (5): 24-27,64.  
    摘要1079)      PDF (1003KB)(1777)    收藏
    本文认为,当代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使科学与社会一体化,使人工自然成为社会生活的直接基础,因而科技革命将直接发生为社会形态的革命;科技革命成为当代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并最突出地表现为信息化、生态化和全球化三大趋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发展史的基本预言,被生产力的新的发展所证实;社会权力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知识上升为第一位的力量,因此在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具体的社会实践时,必须以新的方式来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
    8. 从科学革命到现代科技革命
    刘大椿
    《教学与研究》    1997, (3): 12-18.64.  
    摘要1079)      PDF (1036KB)(1524)    收藏
    本文认为,近现代科学革命可以概括为两次思想大革命,一次是从素朴自然观到以机械自然观为核心的“经典的”抽象科学理论的提升,一次是从机械自然观到现代科学思维的提升。科学革命是由新发现引起的,但更重要的是,每一次革命都与对新经验事实的新理论解释相联系,这意味着要摧毁旧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因此,科学革命的实质是思想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发生了某些重大的变化,开始在社会上起着非常重大而特殊的作用。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现代科技革命,其实质是:科学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转化成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的主导因素,从而对生产力进行彻底的质的改造,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是生产力革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9. 现代科技革命与可持续发展
    何曼青, 刘大椿
    《教学与研究》    1997, (11): 49-52.  
    摘要931)      PDF (534KB)(1480)    收藏
    本文通过简要考察发展观的演变历程,认为:可持续发展观有四个基本要素,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注重社会平衡,讲究生态效益;现代科技产生异化的两个主要根源,是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和多种社会因素的作用;《21世纪议程》是人类为克服全球危机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应据此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应贴近现实、融汇传统
    刘大椿
    《教学与研究》    1996, (6): 12-13.  
    摘要878)      PDF (248KB)(1504)    收藏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批判的武器,曾经感召和激励了几代人,使他们把自己对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提高到理性的、自觉的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11. 面向21世纪的哲学教育改革
    刘大椿
    《教学与研究》    1996, (5): 11-16,79.  
    摘要975)      PDF (2617KB)(1504)    收藏
    本文认为,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的哲学与哲学教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在国家哲学基地建设中,应当振奋精神,脚踏实地,走出低谷;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自觉地与时代合拍,加强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建设的力度;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既培养哲学家、思想家,又培养具有高度哲学修养的实际工作者,特别是与企业管理等院系联合培养有哲学头脑的经济管理人才;同时努力为素质教育服务,成为提高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中坚;为此,必须综合举措,务虚求实,特别是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设置一批适应新形势需耍的新课程,并推出相应的教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12. 当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体制转型与发展态势
    刘大椿
    《教学与研究》    1995, (5): 12-17.  
    摘要926)      PDF (1806KB)(1616)    收藏
    1978年以后,特别是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以来,科技工作日渐活跃,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提高约一倍,全国1000万科技人员中已有400多万直接进入经济战线主战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
    刘大椿, 马书春
    《教学与研究》    1995, (3): 43-48.  
    摘要894)      PDF (1005KB)(1747)    收藏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二次大战以后,现代科技革命更是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变迁,社会主义的演化,都与现代科技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0)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研究状况综述
    吴向红, 刘大椿
    《教学与研究》    1992, (2): 57-63.  
    摘要977)      PDF (2832KB)(1580)    收藏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因而在学术界产生了极大反响,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对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一命题,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就迄今见诸各报刊杂志的部分学术文章和有关报道加以整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活动的、结构的和体制的观点看
    刘大椿
    《教学与研究》    1991, (5): 22-28,7.  
    摘要1072)      PDF (1204KB)(1740)    收藏
    一、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命题的意义在我国,自从邓小平同志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明确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观点以来,人们对它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应当说,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这个论断的重大意义都有待进一步揭示。不久前邓小平同志又强调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无疑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为了在理论上论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命题,重要的是首先明确它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意义,而不是作学究式的考据。事实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命题,可能导致完全不同方向的结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大数现象和概率统计方法
    刘大椿
    《教学与研究》    1985, (1): 39-43.  
    摘要932)      PDF (1519KB)(1510)    收藏
    统计方法古已有之,但统计方法进入哲学家的视野却是近百年的事情。机械观的衰落和数学渗入社会科学领域,既使统计方法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又使它获得了极其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大数现象和概率统计规律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广泛地存在着所谓大数现象。这类现象在其变化发展过程中具有几种不同的可能性,究竟哪一种可能成为现实,带有偶然性,故而又叫随机现象。但大数现象或随机现象决非无规律可循,它们遵循统计规律,具有概率性质。例如,按照现代物理理论,放射性衰变是一种随机现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