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研究 ›› 2024, Vol. 58 ›› Issue (11): 14-24.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摘要: 科学的传统文化观首先需要科学的哲学基础。近代文化“激进—保守”主义在现代化是否植根和如何植根传统文化的问题上陷入两极震荡的窠臼,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哲学理论。毛泽东哲学思想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方法,区分中华传统文化的封建性与人民性,从而在历史观、认识论、价值观等方面超越了文化“激进—保守”主义。在这一系列哲学基础上,科学的传统文化观得以形成与发展。新时代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大历史观、实现“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和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结晶,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历史观、认识论、价值观等方面再次实现了重大创新。“第二个结合”更为全面系统、自觉主动地发展了传统文化观,让中国式现代化在超越“西方化”道路和创造全新文明形态、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深化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促进人的价值观的现代化过程中,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