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首先考察了自1870年以来两轮经济金融化的特征事实;然后基于相关理论,以16个国家发生的系统性银行危机为样本,从增长与分配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危机前各国实体经济与金融系统的普遍特征;最后从金融的内生性与风险性角度阐述金融的本质。主要结论有:第一,19世纪70年代到1929年大萧条前的第一轮金融化特征为经济货币化与商业银行资产扩张,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第二轮金融化特征为金融结构向市场主导型变迁,银行资产结构也向市场化方向调整;第二,适度金融化有利于经济增长,改善收入分配,而过度金融化普遍导致资本积累放缓、生产率下降、贫富差距扩大等现象,这些现象又会进一步强化实体经济与金融失衡;第三,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具有内生性影响,促使实体部门风险结构复杂化,需要相应的政策抑制过度金融化倾向。
方芳, 黄汝南. 金融化与实体经济:金融本质再考察[J]. 《教学与研究》, DOI: .
Fang Fang,Huang Runan. Financialization and Real Economy——A Review of the Nature of Finance[J]. Teaching and Research, D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