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检索结果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批判主义理论的复兴——全球化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研究述评
    张皓, 杨伟国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4): 113-126.  
    摘要0)      PDF (15328KB)(1)    收藏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肇始之基是国际范围内政治经济领域的除旧布新——旧的以国家疆域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的式微,多极化国际政治新格局的出现,以及自由化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这些变化系统性地挑战了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消费主义-福特制大生产-工会主义-福利国家”这一逻辑链条为基础所建立的相对稳定的产业/劳动关系系统。在西方劳动关系领域,主流的多元主义理论范式因此面临艰难转型。而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批判主义范式则迎来了全新的历史机遇,相较于多元主义对新时期的劳动关系问题表现出了更强的解释力。具体来说,随着战后西方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结束,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者再次看到了全球范围内挑战资本主义文化领导权的曙光;而微观视角的剩余价值理论则通过对算法控制和数字劳动的深刻洞察而重获其对数字化生产组织方式的解释力。通过对上述两个理论流派最新思想的评述,本文得出结论:在对全球化时代劳动关系领域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论争上,理论界正在见证批判主义的复兴。文末还对上述理论对新时期构建中国劳动关系自主知识体系和解释中国劳动关系问题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动态地纳入时间:历史政治学的方法学启示和挑战
    吕杰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4): 101-112.  
    摘要3)      PDF (13769KB)(1)    收藏
    历史政治学的提出和发展为中国发展自主的政治学知识和学科体系指出了一条前景可期的道路。在结合历史视野及路径拓展和深化政治学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历史政治学也从方法学层面对既有主流实证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在方法学层面系统回顾了现有主流因果分析框架、计量模型的核心前提假设,及其对时间维度上的动态变迁及相关演化机制的处理方式,指出了既有主流实证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在动态纳入时间这一关键议题上存在的一系列缺陷。考虑到历史政治学在研究中对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政治动态变迁同等程度的关注,本文指出,因果分析框架中基于过程性因果的最新讨论、方法学中有关动态计量模型的最新发展以及动态贝叶斯统计模型的最新成果,均为推动历史政治学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更为恰当的方法学工具。为更有效地推动历史政治学的发展,研究人员需跳脱既有主流实证研究方法的束缚,认真对待深嵌历史视野中的时间性问题,在建模和数据分析中动态地纳入对时间维度边界条件和过程性因果的分析,通过提升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的匹配度,真正实现在历史的视野下拓展政治学研究、提炼政治学理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新一轮“中国威胁论”议题设置的表征动因及中国应对
    王新影, 宗思言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4): 91-100.  
    摘要1)      PDF (11479KB)(2)    收藏
    进入新时代以来,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家再度兴起,并呈现威胁议题设置主体多元协同、内容花样翻新、手段方式多样、受众更趋广泛等新表征。这既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转嫁国内危机、维护霸权地位的现实需要,也是其遏制中国发展、强化战略防范的重要手段。针对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呈现的新特征新表现,中国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基础上强化战略思维,积极破题、主动立题,对该论调作出了有力回应。面对“中国威胁论”的演变升级,应着力打造立体化、多层次、分众式的应对处置体系,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创新话语传播方式,增强对外传播合力,助力讲好中国故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三大倡议”的内在联系及其世界意义
    曾向红, 田嘉乐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4): 82-90.  
    摘要1)      PDF (9768KB)(1)    收藏
    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局势和明显增多的全球性挑战,中国从人类的前途命运出发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三大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不同领域的实践,三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又相互统一,共同为破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以及治理赤字注入了中国力量、提供了中国方案。“三大倡议”作为中国向人类社会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全球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突破了西方全球治理理论的桎梏以及有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的生成逻辑、内容体系与当代价值
    蒯正明, 艾磊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4): 73-81.  
    摘要0)      PDF (9983KB)(0)    收藏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不是凭空产生的,具有深层次的生成逻辑,其中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是自我革命话语生成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历史和与之相适应的党建话语体系是自我革命话语生成的历史逻辑。新时代党的建设实践是自我革命话语生成的现实逻辑。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以建设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跳出历史周期率为总目标、以理念目标性话语、精神激励性话语、战略引领性话语、建设性话语、方法性话语为主要内容、以“四个自我”为实践支撑。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传承发展,丰富发展了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党的自我革命话语的提出及其实践,开创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局面,也为世界各国政党破解长期执政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法治保障建设的动因、经验与展望
    吴俊, 薛天涵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4): 63-72.  
    摘要1)      PDF (11117KB)(0)    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法治保障建设的里程碑。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新挑战、爱国主义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亟需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有效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和规范爱国主义教育。十余年间,我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以宪法为核心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法治体系,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范式。新时代新征程,需要继续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的规范体系,发挥多元规范的法治协同,在司法环节促进爱国主义判断标准的类型化、具象化,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法治保障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曹东勃, 蔡煜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4): 50-62.  
    摘要6)      PDF (13578KB)(1)    收藏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要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新质生产力是通过充分整合科技创新和现有产业基础,推动提升要素治理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先进生产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既要从根脉与魂脉的“注解”中理解其理论内涵,又要从时代与使命的“召唤”中透视发展的价值指向,还要从“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之问的现实回应中明晰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更要把握走向公平与效率高度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面临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的指标体系,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启发,也为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性变革和系统性重塑指明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批判、解蔽与建构:《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公正思想
    王晓青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4): 39-49.  
    摘要0)      PDF (10616KB)(1)    收藏
    《哥达纲领批判》是一篇极为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蕴含着深刻的公正思想。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通过对拉萨尔主义鼓吹的劳动决定论、分配决定论和铁的工资规律等错误理论进行彻底批判,从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出发实现了对资产阶级抽象公正观的颠覆与解蔽,基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历史轨迹,建构起无产阶级公正思想的基本内容。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当代意蕴并恰当寻索指向性路径,是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魅力和时代价值所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马克思需要范畴的哲学澄明与当代反思
    侯耀文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4): 28-37.  
    摘要1)      PDF (13054KB)(0)    收藏
    没有需要范畴的澄明,就没有需要理论的奠基。对需要范畴的界定和辨析,要结合马克思对需要与欲望、想要、贪婪、需求等范畴的区分使用,在作为动词和作为名词的语境下区别考察、分类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站在马克思的立场上反思需要的本真意蕴和需要的错误观念。从马克思对两种不同词性下需要的区分使用来看,无论是在动词意义上表现为“必要的需要”、基于“必要的需要”基础上的“还应需要”,还是作为名词意义上表现为“需要的具体名词”和“需要的抽象名词”,其在深化唯物史观理解、揭示资本逻辑下异化需要和共产主义革命的辅助性论证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内在逻辑和特定理论价值。马克思需要范畴的哲学澄明,不仅对反思后工业社会的消费主义的“虚假需要”、物质主义的“物化需要”、单向度人的“片面需要”、加速社会的“加速需要”、生态主义的“无限度需要”等问题,而且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爱与感性原则: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改造的批判
    张文喜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4): 16-27.  
    摘要0)      PDF (13120KB)(0)    收藏
    一度时期,费尔巴哈曾构成黑格尔与马克思之间思想内在联络的重要一环。在脱离黑格尔哲学时,费尔巴哈提出了从抽象的天上降到现实的地上的人类概念。这个概念深刻着古代天文学的寓意。它刚好与从天体秩序转向大地法则的视角相映衬。费尔巴哈哲学表明,既然各个天体都自成一类,地上的人就直观个体而言也当整全而非零碎。但从马克思描绘的人类的社会概念看,费尔巴哈仍然在直观中表达了神圣人的理念存在。为了解决建立在人们现实差别基础上的人与人统一问题,马克思告别哲学转向人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讨论哲学命题外表之下的初衷是推进费尔巴哈哲学改造。明确现代世界中的我们应对人类因感性的类直观而存在的理念和人类因爱而存在的理念进行新的批判。特别是对费尔巴哈的两性哲学原则作出新的关注。费尔巴哈人学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一直盼望与自然和谐地生活提供了一篇序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思维方法
    马建青, 游志纯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4): 5-15.  
    摘要0)      PDF (11728KB)(1)    收藏
    以科学思维方法推进党和国家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点和突出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党和国家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科学指引、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贯穿其中的科学思维方法: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掌舵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发展方向;以鉴往知来的历史思维掌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历史主动;以防范风险的底线思维铸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安全防线;以全面系统的辩证思维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关系;以引领时代的创新思维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活力,为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论齐泽克的共产主义理念
    李西祥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3): 116-124.  
    摘要17)      PDF (7100KB)(27)    收藏
    齐泽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认为面对当今资本主义所不能解决的四种对抗,我们仍然需要求助于共产主义的理念。齐泽克的共产主义理念有四个基本维度:首先,齐泽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和全球危机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共产主义理念的必要性;其次,齐泽克的共产主义理念是针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乌托邦的批判,是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再次,齐泽克的共产主义理念的革命主体是新型的无产阶级,也就是每一个处于资本主义统治下的个体;最后,齐泽克的共产主义理念提出了一种末世论时间观,认为接受共产主义的理念就要积极地采取行动,站在未来可能发生灾难的立场上积极地干预现在,为现在植入一种新的可能性。与巴迪欧的共产主义理念相比,齐泽克的共产主义理念显得更为激进,但是却存在着许多模糊性和摇摆性,特别是在共产主义的主体观上,陷入了一种空想,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批判。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置身事内”:理解协商民主的中国逻辑——从历史传统和现代生活的角度看
    张力伟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3): 105-115.  
    摘要25)      PDF (8650KB)(19)    收藏
    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关键在于跳出西方协商民主的既有范式,重新在中国场景中理解协商民主。以“置身事内”的视角,在中国语境的“协商”概念基础上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代生活中剖析协商民主的历史继承和当代实践,为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体系提供参照。协商是中国人熟悉的历史话语和交往传统,自古以来的协商文化是协商民主得以生长壮大的土壤。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对协商进行了三个层次的民主改造,使协商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自我扬弃,打破了传统协商的局限性。总的来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备“独有、独特、独到”的特质,其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根基、伦理性与社会性的塑造、系统化的构建以及同其他民主形式的配合。中国式民主是一个内生性演化的过程,只有突破西方现代化的狭隘限制才能彰显中国式民主的优势和特色。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制度复杂性与“一带一路”国际制度对接研究
    崔守军, 王妃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3): 90-104.  
    摘要19)      PDF (11891KB)(29)    收藏
    当前的国际制度互动往往发生于制度复杂性的环境之中,制度复杂性是指数量众多的制度在部分功能重叠领域的治理结构特征。作为中国对外政治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与不同制度之间的“对接”是一种全新的国际制度互动方式。国际制度“对接”是“源制度”与“目标制度”之间的融合,旨在产生制度间的“协同效应”。在制度复杂性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解释制度“对接”差异化的理论框架,本文将国际制度“对接”理论化为“制度嵌入”“制度嵌套”和“制度生成”三种模式,进而通过“一带一路”与东盟、联合国的对接和亚投行的创设作为典型案例验证了该理论框架的解释效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发展
    杨峻岭, 杨东丽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3): 82-89.  
    摘要18)      PDF (6652KB)(11)    收藏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坚守初心使命,不断构建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础和制度体系,努力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美好愿景的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总结党领导人民坚定地走中国式民主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对于人们深刻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优势,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在新发展格局中深化对生产函数的马克思主义学理认知
    吴文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3): 70-81.  
    摘要21)      PDF (9409KB)(24)    收藏
    习近平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文中首次提及“生产函数”,并要求革新生产函数。函数本身是一种关系,但生产函数并不等同于生产关系,强调对自然界的外指性。广义的生产力对应着生产函数,并且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即使在狭义的技术性生产力定义中,生产关系也是不同层次的生产力的整合中介,进入生产力的形成过程。类比“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律)”,本文引入“生产力第一运动定律”:生产力保持原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本文发现: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处于常态互动交往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处于相互锁定的非常态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创生新的生产力。对于“资本”这一重要的生产关系,本文依据马克思的分析判定资本的“生产要素性”具有间接性,不能在生产函数中与直接性的劳动和物质要素处于并列位置。本文还对生产函数的建构进行了方法论上的思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沉浸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图景及其实现
    唐平秋, 李翠花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3): 62-69.  
    摘要31)      PDF (6654KB)(24)    收藏
    沉浸式教学模式是落实“科教融汇”的重要体现,也是助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能化转型的有效形式。以智能技术赋能的沉浸式教学凸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构与场域的动态开放、内容与形式的融合创新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互构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沉浸式教学的图景展现要依据“场景匹配-沉浸体验-效果反馈”等环节有序推进。要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主体素养、优化叙事内容以及拓展实践场域等多维路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沉浸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切实促进沉浸式教学效果提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类型与谱系:思想政治教育分类的形态学视角
    杨威, 赵媛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3): 50-61.  
    摘要21)      PDF (9852KB)(20)    收藏
    对复杂多变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开展分门别类的研究,形态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分类中建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形态学标准,需要遵循外部性标准与内部性标准相统一、功能性标准与层次性标准相统一、逻辑性标准与历史性标准相统一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分类的形态学视角包括要素、结构与功能三个分析维度。以此为分类标准和分析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可分为生活化形态、专门化形态、科学化形态、社会化形态和人本化形态。五种形态呈现出基于功能的层次递进关系、基于演化的交替融合关系、基于空间的多态共存关系,由此展现出内在的谱系学特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马克思对蒲鲁东反贫困理论的解构与超越——从《贫困的哲学》到《哲学的贫困》
    万资姿, 张慧慧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3): 41-49.  
    摘要25)      PDF (7748KB)(12)    收藏
    蒲鲁东在面对人类社会的贫困问题时,在《贫困的哲学》中总结了十个方面的原因,最终将贫困的根源归结为所有权,他试图通过“构成价值”来实现平等交换,构建一个绝对平等的社会。然而,其反贫困理论却存在着三个方面的根本缺陷:以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来推演人类社会;将黑格尔的辩证法机械化为简单的正题、反题、合题的公式;在摆脱贫困的现实路径中恐惧革命而崇尚“文火”。与之相反,马克思则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高度,从现实经济关系出发来分析人类社会的贫困问题,批判并解构了蒲鲁东唯心主义的经济范畴,初步阐明了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观点,指明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之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历史不拒绝偶然性——基于《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文本解读
    沈江平, 黄东阳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3): 32-40.  
    摘要32)      PDF (7661KB)(23)    收藏
    偶然性从起初的日常话语到成为哲学话语,后来进一步演变成历史观中的重要范畴,其发展转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解人的本质及其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马克思为正确认识偶然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一种科学范式和正确路径,其偶然性思想也呈现为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偶然性思想的经典之作,文章基于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从思想因素、政治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偶然性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丰富和完善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重思马克思从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关系中考察偶然性的思想,有助于在把握历史大势中正确理解偶然性,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底蕴
    刘刚, 马姗子, 黄苏萍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3): 19-31.  
    摘要38)      PDF (10339KB)(273)    收藏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相关思想的梳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共性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坚实的传统文化根基。研究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共性在于“革故鼎新”思想,而传统文化中“既庶何加”“民为邦本”“富而教之”“天人合一”“亲仁善邻”等思想则充分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所具备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特性。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充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围绕“既庶何加”这一核心问题,选择“富之”与“教之”两手齐抓的发展路径,以“天人合一”“亲仁善邻”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革故鼎新”的理念让改革成为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溯源:从“八八战略”到习近平经济思想
    孙雪芬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3): 5-18.  
    摘要52)      PDF (11536KB)(40)    收藏
    “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重要探索和实践,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要素市场化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既是“八八战略”第一条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以“八八战略”为指引,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指示批示,浙江二十年要素市场化改革再塑了浙江新的体制机制先发优势,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萌发源头,从而为纵深推进新一轮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理论遵循和政策指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葛兰西哲学的“启蒙主体性”思路及其问题
    郑伟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2): 113-120.  
    摘要30)      PDF (1561KB)(28)    收藏
    在弱化历史唯物主义社会解读框架的情况下,西方马克思主义重新走入了欧洲近代启蒙哲学的“主体性”思路。葛兰西哲学在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内部几乎完全重塑了所有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最直接的方式反映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的“启蒙主体性”思路。由于在社会历史观领域突出意识形态革命的阶段独立性,市民社会被提升至马克思主义革命序列的基础性地位,市民社会中的意识形态问题实际上被置于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经济分析之上。生产实践维度的缺失,造成了葛兰西哲学在模糊定义“有机知识分子”的同时,淡化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合法性,最终形成了文化领导权优先于或高于无产阶级现实革命的理论倾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从金融资本到金融化资本积累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袁辉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2): 100-112.  
    摘要34)      PDF (2582KB)(34)    收藏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金融资本在资本与资本关系、金融资本与雇佣劳动、金融资本与主权国家、金融资本与世界市场四个维度的变化,使其在理论上转变为金融化资本。金融化资本意味着虚拟资本主导、其与借贷资本的融合生长,以及二者对产业资本乃至经济社会各环节的控制,它们在追求增殖性的同时,还产生保持流动性的要求,将不用生产过程作中介而赚到钱的狂想病发展成资本积累的结构性病症。金融化资本以利息、创业利润、资本利得、佣金和手续费等形式占有剩余价值、一切阶级的收入,甚至现实资本,在自我循环和高度自治的背后,隐藏着惊人的不稳定性,并必然通过危机重建社会生产的货币基础和价值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美国网络威慑政策的演进与分析
    丁迪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2): 85-99.  
    摘要25)      PDF (2636KB)(18)    收藏
    网络威慑是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工具。既有理论研究认为网络威慑难以奏效,但美国政府却坚持强调网络威慑的重要性并不断完善其网络威慑能力,这一矛盾的做法必然存在重要战略考量。本文通过梳理美国网络威慑政策的演进过程,按照其网络安全战略目标的变化划分为四个演化阶段。通过对不同阶段网络威慑政策特征的分析,本文发现,随着安全战略目标的不断变化,美国网络威慑战略已由单纯的被动防御策略演变为一种主动进攻的扩张性安全战略,在覆盖领域、依托手段和威慑力量三个主要维度上完全突破了传统威慑理论框架。通过“持续交战”与“前出防御”等进攻性网络安全策略相互呼应,美国的网络威慑已经成为维护网络霸权、参与网络空间大国竞争的重要手段。这种转变并没有实现网络安全的目标,却严重破坏网络空间稳定,并不断外溢构成“跨域”安全风险,并对全球战略稳定构成不利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百年大变局下世界权力的转移与国际秩序的复合型转向
    陈明琨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2): 70-84.  
    摘要34)      PDF (2875KB)(44)    收藏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理解和认识大变局需要探寻“权力”和“秩序”两把钥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出场源发于包括世界权力波动在内的深层次变革,世界权力波动带来的国际秩序的松动,又构成百年大变局的突出特征。从历时态看,世界权力的结构性变革是诸多因素累积的结果,其中的内外张力、反向拉力、正向推力等导致权力结构变换、主导性价值转变、规则制定权流转,推动世界权力和国际秩序发生深刻变化。从共时态看,“东升西降”愈发明显,但“西强东弱”仍是事实,西方国家内部裂痕有扩大之势,而新兴国家也缺少足够的内聚力,中国与美国的战略性竞争加剧,大国博弈的图景错综复杂,现实世界多个地区相互重叠、相互矛盾、相互交织,演绎出复杂多样但相互关联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权力、秩序和流动网络,呈现出混合交错的复合型态势。从未来时态看,世界权力将发生从“单边权力结构”向“多边权力结构”的游动转移,世界权力分布和国际秩序景象必然是一个新型的多元世界格局。中国要在大变局中找准自身定位,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忧患意识:党史研究不可或缺的思想变量
    连文妹, 沈成飞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2): 58-69.  
    摘要43)      PDF (2215KB)(39)    收藏
    忧患意识是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思想意识。中国共产党诞生伊始就具备明确的集体忧患,并一以贯之地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史研究务必关注中国共产党集体忧患意识这一思想变量。其中,建党史研究应明晰党与生俱来的时代忧患,新中国史研究应突出党身份变换的执政忧患,改革开放史研究应重视国内外挑战的生存忧患,民族复兴史研究应关注党实现伟大梦想的使命忧患,党的建设史研究应明确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自我革命忧患。而对关键人物、关键事件、关键时期的研究上,应自觉考察忧患意识对党决策的影响、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对党自身建设的影响。唯其如此,方能使党史研究回归党史事件发生现场、党史人物决策域场,通过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的共情,达至“不隔”的“理解”界域,真正为党史研究从求真到求解作出实践性学术贡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数字资本的运行规律与中国特色作用机制分析
    王琳, 李云鹏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2): 45-57.  
    摘要37)      PDF (2369KB)(33)    收藏
    数字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类型,其形成立足于新的技术条件、要素条件和组织条件,为此具有特殊的增殖方式和运行规律,这使得其一方面具有更强的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正面效应,另一方面也伴随着更快速、更隐匿的加剧社会财富分化的负面效应。但数字资本的运行规律也会与不同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呈现出不同的具体作用特征和作用趋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数字资本的运行还会受到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外部制度的约束作用,以及公有资本的引导、统筹和联通作用,继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资本运行机制和正向作用收敛趋势。进入新发展阶段,为更好促进我国数字资本的良性有序运行,应进一步完善对数字资本负面效应的约束和监管机制,同时持续创新数字资本正面效应的统筹和放大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真正的民主制”思想及其价值
    殷紫丹蓝, 梁燕晓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2): 35-44.  
    摘要91)      PDF (1832KB)(60)    收藏
    作为马克思提出的第一个政治构想,“真正的民主制”是马克思1843年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与黑格尔思想交锋的成果。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共同问题域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他们都以克服现代社会的原子化为目标,分歧则在于能否经由中介机制实现这一目标。黑格尔认为人民是无知的原子式个体,因此制定了以等级为中介的调和方案,马克思则认为,人自身具有普遍性,因此中介机制既不彻底也无必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真正的民主制”。这是马克思突破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框架的一次尝试,尽管存在局限性,但其中蕴含的个体与国家关系的积极视角不仅是马克思日后探索未来社会理论的基础,也为他下一步转向市民社会批判提供了契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马克思的文化观及其方法论意涵
    贾丽艳
    教学与研究    2024, 58 (2): 27-34.  
    摘要54)      PDF (1420KB)(58)    收藏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议题中,文化理论的构建问题首当其冲。马克思并没有提出一个系统完整的文化理论,只是留下一些关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社会意识、精神生产、精神交往、文化斗争等问题的论述。尽管马克思没有对“文化”下过明确的定义,但是在其相关的论断中还是可以发现一个文化观的雏形,而且其中所蕴含的社会认识论原则是值得我们去发掘和完善的。面对当代社会变革所发生的“文化转向”及其文化矛盾,需要进一步构建完善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以回应时代的议题,而马克思的文化观为达成这一目标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